记者陈义超 通讯员黄和平 张爱华 实习生殷松
90后小伙儿小朝(化名),在闲暇之余与同龄的3人一拍即合,决定盗窃摩托车变卖弄钱。为了提高作案“效率”,精通摩托车修理的小朝带领同伙,深夜在摩托车维修店“补习”摩托车知识、熟悉车辆构造。待团伙成员掌握技能后,便搭乘火车沿途盗窃摩托车。每次盗窃得手,团伙成员便在网上发帖,就近寻找买家……20日,当阳市公安局对外通报,该团伙成员供认,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作案26起,受害人涉及当阳、枝江等多个县市。
深夜巡查,民警揪出盗车团伙
去年11月,当阳市公安局针对该市城区街面复杂的治安形势,成立了打击街头犯罪专班,专职针对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案件。
今年1月2日凌晨,专班民警在街头进行例行巡逻,行至当阳市体育场附近时,发现一青年男子骑着一踏板车,歪歪扭扭,动作生硬不自然,看到民警扭头躲避,遂将其拦下询问。没问几句话,该男子就露出了马脚,不仅说不清该车的来源,更承认自己非当地居民。
面对民警的一再追问,该男子终于承认踏板车是在附近偷的,并交代在体育场对面还有两个同伙。警方根据其交代,果真抓获了另两名嫌疑人。
“我们没有偷到车,只是把风。”一名嫌疑人在现场喊冤叫屈。既然是把风,为何会分开走?民警分析另外两名嫌疑人可能已盗得车辆,被发现时正准备转移赃物。随后,专班人员以体育场为中心,在方圆数公里的街头巷尾进行巡查,果然发现了两辆已被破坏锁具装置的踏板车。
经过连夜突审,三名嫌疑人交代,他们来自宜昌城区周边县市。案发前,该团伙成员4人租住在宜昌城区。数日后,民警在一出租房内将另一名嫌疑人抓获。
经该团伙成员交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4人纠结在一起,专门在深夜或凌晨前往周边县市寻找摩托车进行盗窃,得手后便骑着摩托车返回宜昌城区销赃,累计作案26起。截至今年1月20日,民警已追查被盗车辆9辆。
半夜“补课”,提高作案“效率”
“与以往盗车团伙不同,该团伙成员年龄均20出头,且作案时带有极强的随机性。好逸恶劳是这个团伙成员的共同特征。”20日,当阳市公安局玉阳派出所刑侦中队办案民警这样向记者介绍。民警表示,该团伙成员白天多在宜昌城区餐饮店等场所打工。下班后,4人在赌博时相互认识。4人交流后认为,依靠打工赚钱,满足不了平日赌博、上网的开销。
该团伙成员小朝,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好,其高中毕业后便前往摩托车修理店打工。小朝脑子灵活,两年的时间,便掌握了摩托车的构造,学到了一手修理摩托车的好手艺。当4人对收入来源一筹莫展时,小朝想到了盗窃摩托车牟利。然而,4人一盘算,仅靠小朝一人实施盗窃,作案“效率”低,获利速度太慢。为此,小朝决定“传授”修车知识给另外3名同伙。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到修理店打烊,小朝便邀约另外3名同伙来店里。其以店内不同类型的摩托车作为“教学道具”,给3人教授如何破坏车辆的锁具、如何通过线路强制启动车辆等偷盗“秘笈”。这样的“补课”一直持续到3人均能快速启动车辆为止。
在寻找作案区域时,4人也煞费苦心。4人均出生在周边县市,觉得当地居民安全防范意识低,便决定选择周边县市下手。在作案前,小朝等人发现,宜昌城区恰好有夜晚开往当阳的火车,火车票便宜,因此当阳成为其作案的重要地点。每次得手后,团伙成员便将车辆骑回城区销赃。
网上购物,小心购赃犯法
办案民警表示,小朝等人长期接触网络,对网络交易十分熟练,网络成为该团伙销赃的主要途径。记者了解到,目前警方追查到的该团伙盗窃的摩托车,几乎都是通过同城网等网络信息平台被不知情的买家购买。小朝等人甚至为此办理了网络交易账号,买家只需通过网络转款便能完成交易。在“验货”过程中,也少有买家对车辆的来源予以怀疑。
“不仅是摩托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赃物,都能够很轻易的在网络上找到买家。网民不知自己的轻松网购成就了犯罪分子作案的最后一个环节。”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近年来,犯罪分子网络销赃呈现上升趋势。因为价格便宜,这些买家往往对货物来源不知情。购赃后,一旦案情被查实,买家不仅得不偿失,更有可能触犯法律。
据了解,仅当阳市公安局在近两年办理的盗窃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进行销赃的比例就大幅上升。
“盗窃犯罪分子一旦无法将赃物出手,其犯罪就缺乏动因。”民警强调,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网民在购物时需要对购买的物品加以甄别,一旦怀疑物品来源不明,应及时向警方进行举报。只有群众提高购赃的防范意识,才能斩断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
民警介绍,在该团伙交代的26起案件中,还有不少受害人未及时报警。民警表示,市民的报警,是打击犯罪、给予犯罪分子法律严惩的重要环节,希望受害人在受到侵害后能迅速报警,为民警破案赢得时间提供有效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