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诈骗1.6万余元!兼职QQ群如此“帮扶”贫困学子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5-04-07 10:29:01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 秦发

核心提示

4月3日,宜昌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张犹豫再三后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小张流着泪说,不久前的一次"兼职"经历被骗6480元,自己不仅连吃饭的钱都没了,而且还欠了几名同学的钱。

无独有偶,另一名大四学生也给记者发来一封信,诉说他被骗近万元的离奇经历,目前他只得离开学校四处打工赚钱还债。3日下午,在记者的鼓励下,小张向警方报案。

学子被“兼职”吸引

今年19岁的小张来自鄂东山区农村家庭,为了让他上大学,哥哥和姐姐早早辍学在外打工。懂事的他也非常珍惜难得的大学生活。过完春节后,父亲除了学费、生活费外,还多塞给他几千块钱:“你好好上学,争取毕业后能在城里找份工作。这些钱你拿去学个驾照,以后找工作也多一门技术。”

返校后,小张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并暗暗发誓要找一份工作。3月27日,他无意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兼职网站。当他登录这个QQ群时,发现里面正宣传着一种既不需要离开学校,又不影响学习的兼职方法,而且收入不菲。只要会电脑,每笔交易后自己就可得到30元佣金。

正在四处寻找赚钱机会的他立即被吸引,当他提出自己想兼职时,里面随即有人和他私聊起来。这个人告诉他,他们这个兼职群就是专门为大学生所设立的公益性机构,只要按照他说的方法操作,一个月2000元以上的收入不在话下。

4小时汇出12笔款

按照“老板”的要求,小张随即加了一个QQ号为374009664的工作人员。对方让其填写一张注有姓名和银行卡号等字样的表格后审核。几分钟后,工作人员告诉小张,为了支付兼职的工资,需要他提供网银的账号,并且网银上必须有300元作流动资金。

当小张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一一落实后,对方这才言归正传:兼职人员需向同学推销移动充值卡,每推销108元就可得到30元佣金。为了证明其流水账号,这名工作人员要求他立即按照提供的公司账号打入108元,然后他就会连本金再加上30元的佣金一起返还到小张的个人网银上。

小张正准备按照要求汇款时,对方又称一组是3张,一次须汇324元。小张丝毫未犹豫地将324元汇到对方指定账号,很快对方承诺马上办理返还手续。

过了几分钟,工作人员又发来信息,称要想返回本金和佣金,还需要汇款一组购买,小张再次按照对方的要求汇款……

小张给记者出具的汇款记录显示:从3月27日上午9时06分到13时09分,他先后按照对方的要求汇出了12笔款项计6480元。

除了学驾照的费用和生活费全部用完,他还找四名同学借了2000多元。直到他再也借不到钱时,这才感觉自己可能受骗了。

要想回本须再汇款

当感觉自己受骗后,小张立即要求对方按照约定给自己返款。但对方却称,系统原因,要想得到本金必须再执行一次操作,即再打2592元,这样他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本金和佣金了。当得知还要打款时,小张坚信这就是一个骗局。

两眼发黑的他感觉天旋地转,苦苦哀求对方退还自己的本金,但对方称其没有按照要求继续打款,已经无法得到本金了。

在小张给记者提供的打款截图上记者看到收款单位为“厦门天际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而“客服”标示的地址为“北京海淀区”,这名客服还在自己的QQ上注明“由于客流量大,麻烦收到款项的兼职人员回复一下,谢谢合作”等字样。

在记者采访时,这名来自农家的孩子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中,“一个星期里我就吃了不到10包方便面,我不知道怎么办……”

无独有偶,城区另一所高校一名大四学生被骗子以同样的手段骗走9720元。他给记者发来邮件时,表示已经离开宜昌去打工了。

他在信中告诉记者,第一单汇出108元,后来返还了113元;第二单汇出540元,返还了25元。后来逐渐增加,当汇出9720元后,对方表示要连汇三次,但“我已经没钱了”,对方也没有返还本金和佣金。

骗局仍在上演

6日下午,记者根据两位同学提供的QQ号码,很快与“客服010”取得联系。

这位“客服010”给记者在网上发来这样一个操作流程:“我们给你商城刷单任务→你拍下商品,付款到网站担保平台→通知我们订单已下→确认订单后支付佣金跟本金给你→你收到返款后→确认收货。给商家好评→交易完成。”

当记者再次详问操作程序时,对方耐心地给记者解释:“拍商品的钱你自己要先垫付,接到单子购买支付好后请先不要确认收货,这样钱不是直接付给了卖家,而是付到了支付宝。如果5分钟内我们没有给你返款你自己也可申请退款。等我们把拍商品的钱+佣金转给你了,你再确认收货+好评,这样给你一个最好的保障!”当记者表示没有那么多钱时,随即被拉黑。

这两名受害者为何受骗后都不选择主动报警?骗子为何能够得手?还有多少类似的受害者?本报将继续关注。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