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记者李明 实习生张青燕)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宜昌“清明雨”特别多。记者昨日从气象部门获悉:从3月25日到昨天,除了3月30日那天宜昌多数地区无雨外,其它时间每天都有雨,而且今年清明前后不仅雨水较历史平均水平偏多,温度也较历史平均水平偏低。
1969年清明节仅2.1℃
“每天都下雨,出行计划全泡汤了。”小长假期间,不少宜昌网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感叹。宜昌市气象台的数据显示,从3月25日至4月6日,宜昌各地降雨量总体偏多,如当阳是降雨最多的县市,累计降雨122.1毫米,是历史同期平均水平的4.8倍;城区累计降雨84.9毫米,是历史同期平均水平的2.2倍;五峰是降雨相对最少的,也达到了历史同期平均水平的1.7倍。
今年清明期间的温度也较历史平均水平偏低很多,如昨日城区的最低温度6.4℃,不过这并不是极端天气温度,1969年清明节当天宜昌城区最低温度为2.1℃,而1999年清明节当天宜昌城区最高温度为29.7℃。
气象专家介绍,“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正常现象,因为清明节气在每年4月初,此时正值冬春交替之时,冷空气势力虽在逐渐减弱,但还频频向南方渗透、袭击,不愿轻易退出舞台;而南方的暖湿空气相当活跃,经常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与冷空气对决,双方容易陷入拉锯战,造成阴雨连绵天气。今年,北方贝加尔湖一带低压系统稳定,使得冷空气南下,导致这两天我市冷空气很强势;另一方面,江南一带的西南气流异常活跃,输送到我市的水汽更加充沛,冷暖气流强强相遇,使得雨量倍增。
春雨“贵如油”还要阳光照
“都说春雨贵如油,如今春雨天天下,还贵吗?”不少网友在网络上质疑春雨的作用。据了解,“春雨贵如油”,是指春雨对春耕播种很重要,春季播种、插秧时需要足够的水,如果春旱,秋季很难有好收成。那么前期的雨水对春耕好吗?对此气象专家介绍,3月30日至昨日,我市以阴雨天气为主,受降水影响,气温较上周略有下降,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仍持续在12℃左右,日照严重不足,土壤墒情偏湿,天气气候条件不利于春耕春播的进行。
不过,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本周中后期降水停止,气温将持续回升。建议农民要及时了解天气动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防治和适时喷施叶面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