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购车,各大小区、单位的停车场内私家车猛然增长的时候,却有不少人明明有车,反倒选择重回无车时代,过上低碳健康的无车生活。这类人群,被称为“隐车族”。有车却不开,更愿坐公交、骑车或步行,“隐车族” 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无奈?
道路拥挤,步行有时更方便
市民王先生在城区710研究所上班,家住伍家岗江山多娇小区,为了上下班方便,早在一年前他就购买了一辆小轿车。但近一个月以来,他却很少开车,上班坐公交,下班步行近两小时回家。问及原因,他称路上车太多,开车不如坐公交。
经记者了解,像王先生这样因为修路期间交通不畅、有车不开的人不在少数。与王先生在同一单位上班的杨先生家住中南二号小区,驾龄已有五六年,以前几乎是不离车,如今家里的私家车也只是妻子偶尔用来接送刚上幼儿园的儿子,他自己基本不开车。
“现在路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加上近期都在修路,经常发生交通拥堵,也容易追尾和剐蹭。”杨先生称,其实他家离单位也不算太远,走路大约半小时,而开车至少也要十几到二十分钟,开车比走路节省不了多少时间。
成本过高,买车容易养车难
如今,买一辆车对很多工薪阶层来说并不是难事,然而买得起“马儿”添不起“料”,成为不少人的尴尬。
家住中南路一小区的罗先生去年刚结婚,提及养车的辛苦,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两口每月收入共计6000元,房贷加物业费、水电煤气宽带费等要花3000,人情往来、社交开支,如果再购个物,加起来至少又是1000多,如果每天都开车,还只算在城区正常上下班的行程,所剩无几的收入还要支付每月大约600元的油费、200元的停车费,还不算车损,一个月的工资已经捉襟见肘。
“我们的车也就用来周末回点军老家,平时基本还是坐公交。”罗先生感叹说,“其实要不是因为结婚时要买辆车撑面子,或许我也并不会这么着急就买了车。”罗先生一语道出了不少年轻人的现状,买车时往往由父母辈出资,开车成本却要由自己承担。为了不被罚款、加油、停车、酒驾等问题困扰,他们更愿把车放在家里“睡觉”,乐得一些自由。
一位难求,何处停车很伤神
“虽然开车的消耗是不小,但真正让我决定上班不再开车的还是停车难。”在西陵区一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先生坦言,开车多年,他终于被迫选择了“弃车”。
“当初我买车的时候,单位里只有少数人有车,停车位绰绰有余。”陈先生坦言,“可是这两年,单位同事新买车辆激增,每天都要上演现实版的‘抢车位’。”陈先生介绍,本是8点半上班,原本开车就是图方便,可如今倒好,要想开车上班,就必须比坐公交起得还早,就是为了“抢”得一席宝贵的车位。
让陈先生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上班晚了,单位的免费车位已满,他只好转了一圈停到附近一家商场的停车场,一天下来就花了15块钱停车费。“后来只要我觉得可能已经没车位了,我干脆就坐公交或打的。”
其实,停车难还不仅限于上班。在一些小区,因为停车位严重不能满足小区日益增多的私家车,“一位难求”的现状同样非常严峻。
借机锻炼,低碳健康又环保
除了车多路堵、成本太高、车位难求等客观现实原因,隐车一族中也有人是抱着锻炼身体的想法。
“平时工作太忙,压力大,很少能抽出专门的时间来锻炼身体,用骑车、步行来代替开车出行,其实是一个既方便、又有规律的锻炼时机。”在710工作的杨先生告诉记者。
实际上,隐车一族在无形中也为环保做了贡献。宜昌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主任李无训介绍,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就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同样,机动车尾气在我们宜昌的空气污染构成中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所以我们鼓励广大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倡导低碳出行。”
三峡大学公共管理博士王守文也认为,隐车族的增多,与交通状况、停车条件、用车成本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可否认现代人环保意识的增强、健康理念的提高。“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加入隐车一族,让宜昌的天更蓝、云更白!让我们的生产、生活与环保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记者 易玮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