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谭廷
宜昌BRT五一广场下行站已初步建成,基本达到运行条件,仅局部还待完善。这也是宜昌首个初步建成的BRT公交站台。该站台昨首次对媒体开放。记者亲身体验其便捷。

5月6日,城区BRT公交线五一广场站基本建成,站内已经安装好电风扇、电子显示屏和检票刷卡系统。本报记者朱敏 摄

公交站台感应门已可正常使用。 本报记者朱敏 摄
乘车习惯得变
乘客先刷卡后候车
在宜昌公交集团BRT管理分公司副经理陈武的引领下,记者一行从人行通道穿过三条车道宽的斑马线后,进入BRT公交站台。
站台全长60米,宽5米。乘客先通过20米长的设备控制区和验票区后,才能进入候车区。此处也为出站通道。其结构与地铁通道大同小异。
验票区设置进出通道共7个,其中6个双翼闸机,一个三杆式滚动闸机。双翼闸机为刷卡通道,三杆式滚动闸机为投币通道。其中一个最宽的闸机为0.83米,供大件行李旅客、残疾人及特殊旅客通过,另外几个闸机的宽度均为0.53米。闸机进出功能可据具体客流大小进行人为调节。
站台运行后,将改变市民目前乘车习惯,实行先刷卡后候车、乘车。
站台环境有变
夏天候车有电扇
过闸机后,就进入了候车区。候车区面积约200平方米,可容纳4台公交车旅客同时上下车。“9:34,101路车距离本站6站”这是候车区域一显示屏显示的数据。陈武说,这是当天该站的模拟数据。今后,站台投入运行后,乘客在候车区就可从显示屏了解该线路上所有车辆的运行动态。
站台内添置了许多人性化的设施,不锈钢长凳、靠背,站内还安装了4把喷雾式壁挂电扇,夏天起到降温效果。针对残疾人等特殊旅客,候车区内铺设了盲道,站内配有站务人员,可为特殊旅客提供服务。
此站台不仅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还可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
驾车路线改变
车辆进出站需交叉运行
宜昌BRT公交站台分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两个站台相隔100米左右。
BRT运行后,100余台支线公交车也将进入BRT线路运行,而这些支线车多为单开门。
陈武介绍,按照宜昌目前公交车辆的实际情况,同一方向的公交车可同时停在站台两边,旅客可从站台两边同时上下车。整个站台一次性可供4台车停靠,两边分别各两台。即单开门公交车只能停靠BRT站台的左边,而双开门的公交车两边站台均可停靠。
陈武说,车辆的这一停靠规则,也将改变驾驶员传统的行车习惯。即上行站与下行站之间车辆进出站时,会出现交叉运行的情况。“车辆交叉运行时,均按照规定的线路和信号灯行驶,不会造成车辆拥堵。”陈武解释称。
75台BRT公交本月中旬抵宜
车身均采用银灰色
随着宜昌BRT公交线路开通日期日益临近,宜昌BRT公交车究竟啥模样,也深受宜昌市民的关注。昨日,据宜昌公交集团消息,首批BRT公交车将于5月中旬抵达宜昌,数量为75台,车身为银灰色。
据介绍,车辆为郑州宇通客运车车辆,为12米和18米两种车型。因宜昌有“金色三峡 银色大坝 绿色宜昌”的美誉,因此,在车辆颜色选择上,均采用银灰色。
宜昌初步预计采购BRT公交车辆共200台,其中18米的客车50台,12米客车150台,初步估算为1.3亿元。
东山大道主城区段下周二前结束刷黑
城区道路拥堵将缓解
东山大道改造暨BRT工程建设指挥部昨消息,东山大道西陵二路至港窑路段刷黑将于下周二之前结束。
据了解,4月下旬开始,为配合西陵二路快速路的建设和东山大道道路刷黑,中心城区道路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后,城区道路显得异常拥堵起来。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开车几乎比步行还要慢。随着东山大道中心城区道路刷黑的结束和部分路段交通管制的解除,届时城区道路拥堵状况将不同程度得到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