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产卵期撞上水位消落期 三峡库区为鱼筑产床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5-05-21 09:55:26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张元媛

春夏之交,鱼儿产卵。三峡水库也到了腾库期,库区水位消落。鱼卵附着岸边,离了水难以存活。产卵期撞上水库消落期,鱼儿去哪寻“爱巢”?在三峡库区秭归,渔政人员在8条长江支流上,搭建起人工鱼巢370组,为鱼儿提供“人工产床”。

◆渔民观察人工鱼巢棕叶上的鱼卵。本报记者王康明 李传平 摄

水位下降鱼卵喊“渴”

站在三峡库区九畹溪河畔,对面江岸从上到下分成两截,郁郁葱葱的坡岸变成灰白,一直延伸到江面。秭归渔政站工作人员谭小宇介绍:“灰白那一段就是消落带,水库水位降低后形成的。”

三峡集团水情信息显示,昨天大坝上游水位152.58米,按计划将继续消落至145米左右,以便腾出库容为汛期抗洪做准备。九畹溪村渔民袁本雄介绍,九畹溪河里桂花鱼、鲫鱼、胖头鱼、鲢鱼较多,“前段时间,下河捕鱼时,偶尔会看到消落带岸上粘着的鱼卵,那些都是孵化不了了的。”秭归县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站长卢涛说:“鱼的产卵期一般在3至5月份,正好碰上库区消落期,好多鱼产的卵附着在岸边石头下,水一下去,鱼卵干旱死亡,不能正常孵化。”

人工筑巢 助鱼繁殖

昨天,湖北省三峡库区珍稀特有物种、重要经济水生动物人工增殖放流在秭归启动。今年6000多万尾达氏鲟、胭脂鱼、黑尾近红鲌、齐口裂腹鱼、鲈鲤、宽口光唇鱼,鲤鲫鳊(鲂)类鱼类将放归省内三峡库区。

在卢涛看来,增殖放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江鱼类的不足,但丰富鱼类资源最主要的途径还得靠自我繁殖。为此,秭归积极争取三峡工程后续项目资金150万元,计划在兰陵溪、九畹溪、龙马溪、香溪河、童庄河、吒溪河、泄滩河和青干河8条长江支流上建设人工鱼巢370组,给鱼类提供一个稳定的产卵场所。

竹竿搭起6米长、4米宽的床架子,绳索穿梭其中,一把把棕片在水下荡漾。这就是一个人工鱼巢。鱼巢下挂着锚,水位上升,渔政人员和协管员就会将绳子放松;水位下降,就把挂锚的绳子收紧,让鱼巢始终保持在水面下。

昨天中午,坐着渔船,袁本雄带记者一探人工鱼巢究竟。九畹溪河段共有30组人工鱼巢,每个鱼巢里拉着10根绳索,每根绳索上系有10条棕片。袁本雄捞起一块棕片,仔细查找,“这种圆圆的,蚂蚁大小的就是鱼卵。下午鱼卵会多一些。”

鱼若安好 巢将永驻

谭小宇介绍,目前秭归境内九畹溪建好人工鱼巢30组,香溪河110组,青干河20组。其他流域的人工鱼巢已经备好原材料,正在施工。

半个月前,九畹溪刚刚建好两组鱼巢时,有水生所科研人员来取样,“当时发现棕片上密密麻麻一层鱼卵。”袁本雄从此照管人工鱼巢更加用心,“这些鱼巢上的棕片就是我挂上去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建设人工鱼巢,带有试验性质。”卢涛介绍,通过今年的试验效果,可以看一看,哪片河流鱼类产卵较多,各水域鱼类分布情况,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建设鱼巢,比如在鱼多的地方多建设几组。

往年禁渔期结束后,袁本雄和丈夫一天收入最高峰可达到千元,“现在鱼少了,高峰期的5月,一天只能挣上两三百元。”望着水面上长长的鱼巢,袁本雄希望这个新鲜玩意,能让水里的鱼多起来。

人工鱼巢提高产卵率 同时提供良好孵化条件

昨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出现在三峡库区增殖放流现场。“上次你采访时,我是黑发,如今都满头白发了,长江渔业资源还未明显好转。”危起伟教授长期研究关注长江水生生物,在中华鲟繁殖等重要节点,常到宜昌“坐阵”。

记者:库区水位变化,对鱼类繁殖是否有影响?

危起伟:三峡水库腾库容时,水位可能每天都有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鱼产卵了,水位下降,卵就有可能“干”死在水位线以上。特别是河道型水库,水位日变化比较厉害,鱼产卵之后可能会在岸上晾半天,或者晾几个小时就晾死了。但防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之一,库区水位变化这是无法避免的。

记者:在国内其他地方,有没有试验过人工鱼巢?这种方式对增加鱼类繁殖是否有效?

危起伟:人工鱼巢主要是针对一些生产性的鱼类,如鲤鱼和鲫鱼,这些草上产卵的鱼类,人工鱼巢可以吸引鱼来产卵,提高产卵率。

在国内一些河流,也试验过人工鱼巢,效果证明是有用的。鱼类繁殖,首先要有地方产卵,然后需要良好的孵化条件。人工鱼巢为在草上产卵的鱼类提供了产床,也为其他鱼类提供了良好的孵化条件。比如一些鱼卵随着水流,附着到人工鱼巢后,就避免因水位变化被晾干。

记者:您对库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什么建议?

危起伟:库区实际上是一个人工水体,现在库区网箱取缔了,这是朝改水的方式去做的。另外一方面,放流了一些鱼想改善水质,比如放流的鲢鱼和鳙鱼吃浮游植物,能够过滤一些藻类,把营养物质带走一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水质改善比放流还要重要一些。淡水是很缺乏的,一库清水一库好水,不能糟蹋了。当然水里面要有水生生物,要有健康的鱼类。这样,整个生态系统才会好起来。

后三峡时代的保鱼行动

20日,在三峡库区秭归县,40余万尾达氏鲟、胭脂鱼等6种珍稀特有物种和1000余万尾鲤鱼、鲫鱼、鳊鱼等重要经济鱼类被放流长江。这是三峡库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珍稀特有及经济鱼类增殖放流行动。今年年底前,渔政部门还将进行10次左右的增殖放流,共计6000余万尾鱼将从人工培育基地放流到长江。而在放流地上游的8个长江支流里,370组人工鱼巢正在建设中,这些人工鱼巢将为鱼类提供安全的产卵地和孵化区。放流行动和筑人工鱼巢,对丰富三峡库区鱼类资源,进而修复库区水域的生物链和渔业生态,以及维护库区水域的生态平衡,净化长江库区的水质,意义重大。

鱼儿会将鱼卵产在棕片上。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