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字塔”载满乡愁,市政协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
自然地标磨基山该如何保护
本报记者张元媛 通讯员侯天臻
镜头晃过埃菲尔铁塔,巴黎到了;明星片上出现象鼻山,这是桂林......
于宜昌而言,三峡大坝如同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是城市的人文地标;磨基山,如同象鼻山之于桂林,是城市的自然地标。
5月29日,市政协召开磨基山自然地标永久性保护协商座谈会,建议通过政府实施保护办法等形式,从法律法规层面对磨基山城市自然地标进行强制性保护。
宜昌城市自然地标
昨天上午,磨基山上游人如织。公园管理处介绍,这里每年接待市民100万人次以上。
磨基山位于点军生态新城,北临长江而处幽,南抵夷陵长江大桥、西为江南大道,面积为120公顷。其范围内分布大小六座山峰,主峰海拔217米,最低海拔43米。
市政协委员袁宏川说,宜宾的翠屏山、白塔山,重庆的南山,武汉的龟山、蛇山,南京的幕府山、栖霞山,宜昌的磨基山,均临江而立。磨基山是长江沿线最具辨识度的山体,山体临江面坡度接近90度,与群峰延绵2.5公里,远观形若金字塔,形象鲜明突出。
在很多外地人、外国人眼里,磨基山是“绿色金字塔”。美国人盖洛称磨基山为“金字塔”似的大山,叶圣陶为磨基山写下“对岸山如金字塔,泊江轮作旅人家”诗句。在市政协主席李亚隆看来,磨基山凭借独特的山体特征,与广为人知的“金字塔”符号联系起来,非常难得,是一个很好的国际文化符号。
在市政协委员李兴慧眼里,作为最古老的城标,磨基山见证了宜昌由古村落到夷陵古城再到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历史巨变。磨基山下古渡口、纤夫、渔村是宜昌人追忆年华、寻找乡愁、产生归属感的载体。
山体保护三大问题
市政协主席李亚隆认为,作为城市地标,磨基山保护的关键是独特的山体轮廓。
“目前就出现三大问题。”李亚隆认为,江南长江边楼盘超高,破坏了山脉天际线。南岸江边建有一些农民私房,破坏了岸线景观完整性。此外,磨基山公园部分设计,与山体风格不协调。
昨天下午,记者在磨基山山脚看到,一些工地静悄悄的。据悉,相关部门目前已暂缓实施可能造成山体破坏的部分项目,如山顶悬挑平台、门户栈道、缆车和沿江亲水步道等。
建设观点对对碰
在协商座谈会上,对磨基山的保护与建设,各方观点激烈碰撞。
A:磨基山是市民非常喜欢的休闲场所,可以建设一些游步道,方便市民登山。
B:登山是野趣,是力量运动,享受的是攀爬的乐趣,不好走,才是自然乐趣。
A:在山顶建设观光塔。
B:观光塔之类的城市地标,有上海的东方明珠,其他城市难以超越。再说,如今以观光塔为城市地标的做法已经过时。
A:宜昌是个旅游城市,在磨基山建设配套旅游项目,可以促进旅游发展。
B:要警惕“建设性破坏”,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一定要与山体风光融为一体。
政协提出多项建议
A:保持临江正立面原始风貌,拆除现有砂石码头。
B:维护山体轮廓线自然轮廓,任何建设都不能对山体的轮廓线造成破坏。
C:控制山体周边建筑天际线。保持磨基山在一定空间内“首位高度”,保持“视野纯净度”,登高望远时不杂乱。
D:提升绿化对步行道空间覆盖,不要让步行道在视觉上形成绿化“裂缝”。
E:将磨基山保护纳入法制轨道。科学划定保护范围,明确禁止、限制、适宜建设的山体界线,对责任主体、禁止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F:严格实施相关规划和管理。把磨基山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绿线保护范围,制定自然地标保护措施。山上所有的建设活动,均要以尊重自然、尊重环境、不破坏地形,不破坏植被,不破坏山体生态系统为原则,对旅游设施建设、修复、更新,山体开挖、道路建设等工程技术提出要求。坚决禁止所有与山体风光、游乐功能不符的项目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