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强 吕晓红
面包车被砸、家中被贼光顾、车停小区被偷……近段时间,多位居民遇到了这类烦心事,郁闷之后,他们便想起了安装摄像头,想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并震慑不法分子。
记者采访了解到,宜昌市目前已有很多个体商铺和个人因各类需求而自行安装了摄像头,且这类现象仍在不断升温。民警表示,目前暂无相关规定对市民自行安装摄像头进行限制,律师称,市民自行安装监控设备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需要注意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
面包车无故被砸
想安监控找元凶
市民徐先生最近有些烦,他的面包车几次三番无故被他人人为破坏。
徐先生说,第一次将车停在路边的一个停车带处,后来整个车身都被喷满了红色油漆,洗车花去了几百元。5月25日,停在路边的车又被他人将车身玻璃全部砸碎,四个轮胎也被放气,他选择报警。
自掏腰包将车修好后,警方还在对此案进行调查。为了避免车辆再次被毁坏,徐先生这几天只好四处寻找安有摄像头的路口,然后将车停放在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内。
“这样就安全很多。”徐先生说,如果有人再次前来砸车,摄像头就会把这一行为全部记录下来,这对警方侦破案件有很大帮助。为了保护车辆安全,徐先生还准备在车内安装一套监控设备,试图以此来找出砸车人,以免自己整日提心吊胆。
老式小区难防盗
居民盼望安监控
对于在小区居民楼处安装摄像头,小林园社区8、9号两栋居民楼的居民已盼望许久。
小林园社区8号楼居民赵女士气愤地说,她前几天中午出门吃了顿饭,约一个小时后返回家中时,发现家中的房门竟然都被撬开了,其中一个房间内价值3000余元的电脑不翼而飞了,“毛贼太猖狂了,大白天的就敢进入居民楼行窃。”
记者在小林园社区采访后看到,该社区8、9号两栋居民楼楼道处并没有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附近有多条小路可以直接进入这两栋居民楼。众多居民呼吁说,小林园社区是一个老式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几乎每天都有陌生人在白天的时候就进入居民楼晃悠,让人觉得不安,希望相关部门能在两栋居民楼过道处安装监控摄像头,用于防盗。
无独有偶,万寿桥工商所小区的居民也在期盼着安装摄像头。居民李先生说,上个月底,他的一辆电瓶车停在小区内的院子里时被盗了,后来他只好自认倒霉又买了一辆。5月28日上午,他发现新电瓶车电瓶又不翼而飞。
李先生等几户居民说,老式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和任何监控设备,此前也发生过居民家中被盗案件。大家正在考虑安装摄像头,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愿意自费安装摄像头来震慑那些毛贼。
居民安监控自保
邻居觉得很别扭
秦女士家住步行街,前段时间,一楼居民在自家门口楼梯道处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这让秦女士感觉十分别扭。
秦女士说,自己每天出入都要经过一楼的楼梯道,一个摄像头安装在这里,虽然自己不怕会被拍到什么隐私,但总让人觉得很不自在,“感觉自己出入都被他人监视着。”
这位安装摄像头的居民说,他因为工作需要经常要出差,家中时常都只有老母亲和1岁的儿子,出于对家人安全因素的考虑,他经过多方打听后便自费一千多元购买了这套监控设备,然后安装在家门口的楼梯道处。在了解到楼上邻居的意见后,该居民表示将会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让其只对准自家的门口,尽量不要拍到楼梯道。
民警称暂无规定
律师说需体谅他人
市民是否可以自行安装摄像头?安装是否需要遵从相关规定?记者采访宜昌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后了解到,宜昌市目前在民众自行安装摄像头一事上尚无任何相关规定,不需要什么条件。
据了解,为了提升民众生活安全指数和各类案件侦破所需,宜昌市近几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宜昌城区各公众场所和道路上安装了大量的视频监控设备。这些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摄像头不仅让市民更具备安全感,同时也对警方在侦破一些案件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为监控摄像头无处不在,今年5月初,宜昌市多名政协委员曾专门提出,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在维护公共安全的同时,要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等问题。
民警说,宜昌市仍在大力发展视频监控,争取做到无间隙覆盖。一些单位和企业安装视频监控时通常会提前在公安机关备案登记,但在个人安装摄像头方面目前还没有任何条件和限制。
湖北三峡律师事务所律师赵锐说,市民因为安保需要自行安装监控摄像头,是否会侵犯他人隐私,相信是市民所关心的问题,但这一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应视摄像头的安装位置而定。如市民安装监控设备,监控范围是自己的私人空间,如自家门口,没扩大到他人范围,就不会侵犯他人隐私;但是如果摄像头的监控范围扩大至公共空间,对着他人居所,同时也带有特定目的,那就侵犯了他人隐私权。“一旦市民觉得个人隐私被侵犯,可以向邻居提出停止侵权的要求,若对方没有停止其侵权行为,市民可以选择报警或者法律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