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全国通缉犯隐姓埋名逃亡12年 来宜贩毒落网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5-06-25 09:14:22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陈义超 黄强  通讯员徐万里 辛保国

    核心提示

    19年前,他在老家四川宜宾因绑架获刑;13年前,刚获得减刑的他在监区外劳点逃脱,前往陕西一家小煤矿,隐姓埋名成为了小工头;1年前,他带着500颗麻古来到宜都寻找买家。这一次,他没能逃脱,在贩毒行径暴露后,民警迅速查实了其全国通缉犯的真实身份。

    记者6月22日获悉,宜都市人民法院以脱逃罪、贩卖毒品罪等,决定对张兵(化名)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1000元。

案中案

逮个毒贩,发现他是通缉犯

    2014年11月18日,宜都市公安局接到举报称,一辆外地轿车运送毒品准备在宜都进行交易,警方迅速进行侦查布控。

    当晚8时30分,一辆轿车停在宜都市姚家店集镇一个路口等红灯时,被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民警控制,车内两名男子束手就擒,车内查获毒品麻古500颗(详见本报2014年11月24日报道)。

    经连夜询问,民警了解到,该车系车内两男子花钱从荆门租来的,驾驶员王苏(化名)称,他因吸毒与坐在副驾驶位的“张哥”相识,之后“张哥”说要到宜都收账,邀他代为开车。

    “张哥”交代称,毒品是他从外地弄来的,准备在宜都找买家。询问中民警发现,每当问到姓名时,这个“张哥”总是特别慌张,说出来的几个名字,多方查询未果。

    “我叫张兵,之前越狱出来的。”最终,“张哥”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民警经过信息核实,确认他正是2002年在四川某监狱服刑时逃脱的张兵。

罪中罪

绑架获刑,监区外劳点逃脱

    张兵今年41岁,出生在四川宜宾,1996年,22岁的他对一名儿童实施绑架,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

    1997年3月,张兵被送至监狱服刑,由于表现良好,2002年8月,经法院裁定准予减去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获得减刑后,张兵却又一次铤而走险。

    2002年9月的一天下午,张兵在监区外劳点蒙骗值班人员,趁机混出脱逃,随后公安部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通缉。

    同年年底,张兵一路逃亡至陕西一个偏僻的山村,隐名瞒姓藏身一个小煤矿务工,慢慢干成了一个小工头,10年下来,攒下了四五十万元的存款。

    张兵原本以为,可以一直在小煤矿藏身下去,他的生活却在2013年发生了变化。

    2013年,随着当地对小煤矿整治的深入,张兵所在的煤矿关闭。这一年,闲着没事的张兵开始接触新型毒品,积蓄很快被挥霍一空。

    2014年,他从一个朋友处弄到几百颗麻古,打算在宜都贩卖,结果被人赃俱获。

悔悔悔

又进班房,他说最多的是悔

    被民警抓获后,张兵的心里对要承担的后果十分清楚。而12年的逃亡生涯,也是一段心惊胆战的记忆。

    服刑期间逃脱后,张兵不敢再用真名,不断的改名字,只要见到警车、警察,都会避之不及。也曾抱有幻想,以为时间久了能让警方放松警惕。后来有了存款,也是将自己封闭在小圈子里,在煤矿与人交流时,生怕暴露身份,一天的踏实日子都没过过。

    张兵说,2002年获得减刑后,原本可以重新开始人生,但一次次的铤而走险,又让自己进了班房。正因为如此,在被宜都民警抓获后,张兵将服刑期间逃脱及贩毒过程都主动交代并予以承认。

    染上毒品后,张兵虽然知道危害,但已无法自拔,毒品也让他忘乎所以,其一度以为身份已被“洗白”。

    “除了后悔就是后悔。”被抓获后,张兵说的最多的,便是这句话。他说,毒品不能碰,一碰就是一条不归路,法律也不容触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