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秦发)收到期盼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本该喜上眉梢,可是每年都有一些贫困学子因为学费而发愁。今天,2015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十三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正式启动,再一次向热心市民、爱心企业发出倡议:献出一份力量,为寒门学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宜昌团市委与本报、市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联办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公益品牌。十多年来,共筹集专项资金2938万余元,累计为3537名贫困大学生雪中送炭,成为三峡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助学活动之一。
我们无法忘记,去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理科状元刘传威、文科状元贾开祥因家庭贫困,双双面临无法上大学的境况,两名爱心女士慷慨解囊,各自出资6万元为他们付了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和学费;我们无法忘记,以571分考取华中农业大学,却因为家庭贫困无法走进象牙塔的鸦鹊岭考生胡伟,经我们报道后,周女士拿出6000元钱亲自送到他的家里;我们无法忘记靠残疾养父打工维持一家收入,夷陵区官庄村女孩章倩倩,经我们报道后,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正是因为你的爱,才让这些贫困而不屈的孩子们重拾课本,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洋溢着他们的笑脸;正是有了众多爱心企业和好心市民的帮助,他们才得以完成学业。正是因为社会给予他们的无私援助,如今完成学业的他们继续传递着爱心棒。
今起,不论是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还是考上大学而家境贫困的宜昌籍学子,都可与市希望办和本报“十三助”报道组联系。本报今起开通助学热线:6233333、1387263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