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记者房晓芸 实习生梁宵)11日上午,“第三届中小学生暑期勤工俭学售报活动”在均瑶广场启动。在炎炎烈日下,晚报小记者也加入其中,近百位小报童共售出2000余份报纸。虽然大汗淋漓,孩子们却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载而归。
上午7时,均瑶广场、夷陵广场、西陵后路、CBD商业中心等区域出现一群活蹦乱跳、神采奕奕的萌娃。他们手捧《三峡晚报》,卖给路边有需要的市民、商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越来越毒辣,孩子们的小脸被晒得红扑扑的。“阿姨,买一份报纸吧!”、“叔叔,今天的报纸内容很丰富呢,要不要来一份?”、“爷爷,在我这里买一份报纸吧!”……顾不上炎热的天气,小报童们马不停蹄,纷纷争做“售报冠军”。
7岁的张正宁是一名晚报小记者,第一次尝试报童这份“职业”,还有一点点害羞。“这个暑假我有好多事哦,要学空手道、还要学吹葫芦丝呢。”张正宁说:“卖报纸能赚零花钱,所以我就来啦!”9岁的小美女朱宝仪也是第一次卖报,一上午时间她卖出30份报纸,对于这样的成绩她还不是特别满意,“我下次肯定能卖得更多!”
家住山庄路的小报童刘思诚一鸣惊人,从7时到8时一个小时之内,他就卖出70份报纸。小家伙特别绅士,逢人便打招呼,十分惹人疼爱。“你有什么卖报秘诀呀?”记者问道。“声音要大,要开朗一点、大方一点!”刘思诚道出了自己的售报秘诀。“还能再卖多少?”记者又问。“我再去领70份,应该不成问题!”他信心满满地领走70份报纸后,朝着东山大道方向走去。
本报发行部工作人员介绍,孩子们每卖出一份报纸,就能赚5角钱,所以他们积极性都特别高。卖报对于孩子来讲,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爸妈赚钱不易才是活动的目的,“活动举办3届了,很多性格内向的孩子经过锻炼后变得开朗起来,之前就有个患有自闭症的小孩,通过卖报活动锻炼之后能开口讲话了,孩子父母因此高兴坏了!”
活动现场,每一个孩子都在与时间赛跑。卖完手中的报纸后,他们又赶回“出发地”领取更多的报纸。截至当天中午,近百名小报童共卖出2000余份报纸。这样的“工作热情”让一些家长也感到意外。“从没见过孩子这么执着认真,即便有时候被拒绝,还是打起精神继续卖报!”一位孩子的爷爷感慨道。
本报“第三届中小学生暑期勤工俭学售报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活动总冠军将获得2000元现金或等价礼品一份,亚军、季军、周冠军均有丰厚的奖励,参加活动的小报童均可获得三峡晚报的社会实践荣誉证书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