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23日电(袁忠宜、敖洋、李好)三峡坝区湖北省宜昌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推进会22日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情况,并就2015年至2020年期间宜昌市将投入60亿元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会议透露,“十二五”以来,宜昌市电网建设投资55.14亿元,实现了从“外送型”向“受端型”电网转型升级,成为“宜荆荆”区域电网的龙头。2014年宜昌市全市社会用电量216亿千瓦时,仅次于武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但农村电网基础薄弱,部分区域供电卡口严重、供电能力不足,农村用电需求潜能未能有效发挥,山区还有大量解股线和3万多根木电杆运行,宜昌市农村人均生活用电量、户均配变容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湖北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从2015年至2020年,全省农村电网6年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宜昌农村电网6年总投资将超过60亿元。今年已投资超过17亿元,加上下半年调增投资,预计近20亿元,远远超过“十二五”前4年的总和。2015年将新建(改造)台区3184个,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1.01万公里。到2017年底,农村存量配电网供电“卡口”和“低电压”现象基本消除;到2020年,现代化农村电网体系基本建成,自动化程度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豹强调,农村电网建设事关“三农”,事关全面小康建设,事关精准脱贫工程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履行主体责任,深化认识,抓住机遇,从稳增长的角度理解电网改造,全力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要确保措施跟上,把工作做细做精,各级政府主动与供电部门对接,将“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与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结合起来,还要将精准扶贫工程、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工业园区建设等与农网升级改造相结合;切实抓好“三个到位”,即责任落实要到位、项目管理要到位、督查要到位,希望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增强担当,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特大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