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自林 通讯员赵开洪 覃真
又是办理信用卡的骗局,还是有人上当。在长阳做酒类生意的张女士(化名)因急需现金周转,在收到“代办信用卡”名片和手机短信后信以为真,没想到一步步落入骗子设的陷阱之中,致使29万余元被骗。长阳警方历时1个多月,多次辗转湖北、湖南等地,7月15日成功打掉这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
代办名片夹在车窗
30多岁的张女士在长阳开了一家商店,主要从事酒类销售代理。由于多种因素,生意并不好,许多客户赊账营销,因此需要较大的流动资金。
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张女士开车到位于宜昌万达广场某品牌酒驻宜办事处洽谈业务。出来开车时,她看见自己车窗玻璃处夹了一张黄色的名片,“专业代办高额度信用卡,50-100万,手续简单,速度快”。当时张女士正好已谈妥一笔生意,需要一笔周转资金,便想办理一张信用卡自己用。
过了几天时间,她就按照名片的电话与对方联系。对方随即给张女士发来带有QQ号码的短信,并称办理高额信用卡需先办理一张交通银行卡,并开通网上银行U盾,存入不少于25万的信用资金。
卡没办成钱却没了
5月上旬,张女士东拼西凑攒了25万现金,打入交通银行卡上。其卡内原有4万多元现金。办妥后再次与对方QQ联系,对方发来一个“网上办理信用卡章程”,要求张女士按照说明,在网上填上自己的相关资料,然后输入U盾密码确认。
张女士急于办成信用卡,遂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殊不知,悄无声息中,已经陷入了危险境地。当张女士敲打U盾密码点击确认后,一切信息便暴露无遗。
不久,张女士的手机接连收到短信,提示称银行卡内的29万多元现金分多次被人取走。此时张女士赶紧联系对方,但已联系不上,意识到自己被骗,张女士发疯似的在网上寻找骗子的踪迹,却毫无结果。等回过神来,最终向警方报案。
缜密侦查四人落网
5月27日,长阳警方接到张女士报警后,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的侦破工作。
专案组民警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经过多方努力和缜密侦查,成功锁定4名湖南娄底籍的犯罪嫌疑人。
6月底,专案组民警远赴湖南,在当地警方密切配合下,辗转多地开展侦查。经过严密布控、连续蹲守,7月2日、3日,警方先后在湖南株洲某小区抓获嫌疑人彭某,在娄底市某区建设街抓获彭某某,在耒阳市某广场小区抓获宋某等人。民警对上述地点突击搜查,分别收缴作案车辆1辆、用于作案的多部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数十张银行卡,追缴赃款30多万元。
家乡拜师学艺诈骗
民警将4名嫌疑人押回长阳受审。经讯问,在多项证据面前,彭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对其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交代,4人都是湖南娄底市人,多数是70后,其中两人还是亲叔侄。几人在当地做生意相继失败、赌博欠下巨额债务,看见家乡娄底的部分老乡靠从事网络诈骗发了财,便萌生了歪念头。
今年1月,彭某等人在家乡“拜师学艺”,掌握了网络诈骗的基本流程和手段后,一起来到株洲市某小区租房专门从事网络诈骗。但是连续几个月没有“生意上门”。于是几人就从株洲坐车沿途雇人广发、张贴名片,一直流窜至宜昌,以此种方式诱骗当事人上当。张女士所持有的名片,就是彭某等人在宜昌花200元一天雇人散发的。
据初步掌握,该团伙分工明确,有人专门雇人散发名片,有人专业编写、购买木马病毒程序,还有专人负责制作、转账银行卡。先后诈骗湖北、吉林、安徽等地多名受害人现金近200万元,所得赃款用于偿还赌债和挥霍。
目前,嫌疑人均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审理中。
代办信用卡是如何诈骗成功的
如果有人经不起诱惑要求代办信用卡,便通过加QQ方式建立联系取得信任,随后要求当事人办卡存入一定数量的“信用保证金”,再向当事人发送植入木马病毒的所谓“章程”,诱使受害人按照其要求填写。一旦填写成功,木马便自动运行,获取受害人的网上银行账号和密码,迅速通过网上银行将其银行卡内的现金,转入自己预先购买的银行卡后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