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晶晶
每天刷“朋友圈”和微博,海量的信息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每隔一段时间,“抢孩子”和“丢孩子”的谣言就会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里疯传,也总是会有那么一群“宁可信其有”的网友疯狂转发。本来是想好心助人,谁知一再被骗。如何鉴别朋友圈里丢孩子信息的真假呢?近日,许多宜昌网友支招,教人们如何面对朋友圈里丢孩子的信息。
“丢孩子”假信息数度“重出江湖”
近年来,对于孩子丢失的问题,人们都非常关注。所以,网友们对于寻找孩子的信息,大多愿意帮个忙。6月9日,一条“专业修房漏水面包车试图拐骗长阳某小学小学生”的微信在朋友圈传播。后经过查实,该微信内容是谣言。
正是网友们的爱心,被利用来传播了谣言,甚至是帮助吸费电话扩大了“覆盖面”。例如,万达广场偷娃娃的谣言目前已经有全国多个万达广场版本。想到这些问题,很多网友不再敢随便转发这类信息。
@独孤yoyo说,平时本来是不会随便转发这样的信息的,因为是朋友转发的,所以才转发,没想到都是虚假信息。
@蓂荚小秋说,现在朋友圈里充斥各种虚假信息,每天面对这些谣言,只会增加彼此间的不信任感。
转发信息要先上网确认真假
@天天向上走走提醒网友,丢孩子的信息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加工后重出江湖,比如更换个地点、时间。“遇到真假难辨的信息,大家可以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比如联系电话、联系人等。这样,就能鉴别一些网络信息的真伪了。”
@小畑健说,要鉴别信息真假,首先要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其次注意网络信息的出处。“如果连5个为什么的新闻要素都没有,消息的真实性就要打个问号了。”
@韭菜大蒜榴莲饼说,逻辑不通的、事情没搞清楚的,都不能转发。此外,对于那些疯狂煽情、明显诱导分享的行为,比如“是某某人就顶”、“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话的,更要保持十分警惕。
网络寻人发布信息要规范
面对网络上经常出现的“丢孩子”信息,一方面要学会识别朋友圈“丢孩子”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能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忽略。为此,许多网友为如何在网络上正确寻人支招。
如果有人丢了孩子需要发布信息,先将联系人的姓名、电话、所在城市等信息发到网上,确认信息都能对上号。如果是旅游时走丢的,要注明详细的时间和地点。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发布电话、姓名等具体信息,可以“@”孩子走丢的城市的公安部门官方微博,证明已经报警。此外,寻人是首要任务,发布丢失孩子的信息和相貌特征,是为了让更多人发现孩子。如果孩子是被人拐走,则要尽量减少对该人的曝光,以防嫌疑人发现自己被曝光,对孩子造成伤害,而发生新的悲剧。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视情节严重,可能会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网友呼吁,在为传递正能量点赞时,也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忙”而非“添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