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义超 通讯员 古所宣
近年来,猇亭玛瑙不断升温,作为玉石中的新贵,市场对其也曾爱之有加。随着人们对这颗“疯狂石头”的搜寻,很多原石被民间收藏,无论这些原石是否有价值,都面临着后期加工和出售。面对新的热点,人们或需用更理性的眼光去面对。

工人正在对玛瑙原石打磨。记者陈义超 摄
伴随不少烦恼
今年3月,市民王先生从猇亭民间收集到三四十颗猇亭玛瑙原石。为了抓紧将石头打磨出形,其找到一家专业打磨的作坊,并委托对方全权加工。
该作坊业主许先生耗时半个多月,将这批原石全部加工成型。之后,王先生将其中一部分取走后,却联系不上了。为了不耽误生意,避免库存增加,许将余下的成品转移至别处。
今年7月,消失数月的王先生突然出现在该作坊,并向许索要余下的石头。在店内找不到自己的石头,王先生十分生气。而许则因对方失联4个月,未及时给付加工费、保管费而不满。两人激烈争执,并先后报警。猇亭公安分局古老背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赶至现场,对两人反复劝说。经过四天的工作,双方最终和解。
因为石头带来的烦恼并不鲜见。
今年7月,猇亭玛瑙收藏者胡先生将一颗原石送至某加工作坊后期加工。数天后,胡先生前来取石。然而,对方打磨出来的石头,无论是光泽、图案还是形状都让胡觉得与原石有异。双方随后发生争执,并险些拳脚相加。之后,古老背派出所民警赶至现场,并介入协调。
追风者不减
古老背派出所副所长任光林在辖区工作已有10个年头。在他印象中,玛瑙石诱发的意外并不鲜见。
3、4年前,随着猇亭区不断发展,机场附近一时多了不少开挖土石方的工地。随着土石方开挖,一些深埋在地下的玛瑙原石被发现。当年,曾有一男子在某工地堆积的沙石堆里发掘原石,不想土石堆突然垮塌,男子被埋后不幸遇难。其间,还曾有采石者不幸触电身亡的案例。
“最高峰时,大雨过后有七八十人同时挖石头。”任光林介绍,因原石在施工中被挖出,一些外地居民也接踵而至,提着水桶、戴着手套就可以在工地沙石堆里找到不少原石。
在猇亭区经营原石加工的刘先生从事该行业已7年。他介绍,随着猇亭玛瑙原石大量出现,猇亭玛瑙也被市场追逐。他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触此行。
“几年前是疯狂采集原石。随着工地施工结束,原石采掘的高峰已过,后期加工和原石交易热了起来。”刘告诉记者,猇亭玛瑙学名叫“猇红玛瑙”,因原石中的红色而闻名;精品为“猇红玉髓”;小体型的雨花玛瑙观赏性更强,产地仅限猇亭。当年采掘原石的热潮是由于深埋在地下的原石因建设施工被挖出来。
原石采掘高潮过后,市场热情不减。刘先生介绍,民间收藏了大量原石,一些奇石收藏者开着车登门搜集。记者了解到,猇亭玛瑙也催生了原石加工、成品销售等相关行业。以刘先生自营作坊为例,其一天加工原石5-10颗左右,这仅是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原石数,一些小颗粒玛瑙加工量更大,人们对其追逐热情可见一斑。
猇亭一商务酒店的大厅经理告诉记者,该店接待从外地赶来收集玛瑙的客商很多,四川、上海等地都有。
理性不可缺
进入猇亭区,市民不时可以在路边发现奇石加工、猇亭玛瑙专售等字样的门店,这些都是猇亭玛瑙进入市场后的衍生。
猇亭玛瑙究竟价值几何?
猇亭云池一位经营玛瑙的店主表示,很多追风采掘原石、收藏成品的市民可能对玛瑙的知识了解并不多。一些小体型玛瑙加工后,价格从几元至百元不等,有的根本就不值钱;一些大型原石,则需由抛光度和色彩而定。
“价格真不好说。”作坊主刘先生介绍,原石不同,特质也不同。在论价上,也需要买卖双方各自眼光而定。与此同时,石头的价格与市场的炒作也有关系。一旦有原石或成品高价成交,同质物件的价格就会飙升,这样的成交价格也与经济大环境有关。
记者了解到,一颗大型原石打磨需几个小时乃至几天的时间,加工费一般为100元至200元不等。一些原石所有人付出几百、上千元加工费,可能还高于成品价。
刘先生介绍,无论是何种物件,收藏都应多点理性。精品毕竟只是很少的部分,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判别石头的价值。很多市民之前收藏的原石,可能毫无价值,即便开个天价,也是有价无市。收藏最重要的是关乎个人喜好,让自己从中收获快乐才重要。如果与市场价格挂钩,可能会失去收藏本身的意义。
古老背派出所民警表示,无论是为进入市场还是个人收藏,市民对此都应保持理性。收藏原本是雅趣,由此引发纠纷乃至打斗,都是得不偿失,一旦发生矛盾,更需冷静应对。
相关链接
猇红玉髓产自于三峡宜昌,是宜昌玛瑙中的精品。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史书记载了宜昌玛瑙,品种丰富,浑然天成、鬼斧神工。猇红玉髓名字的来源,主要取自于其重要产地宜昌市猇亭区。随着猇亭的开发,美丽的“红宝”得以露出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