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33岁的陈先生首次到健身房锻炼1小时,没想到双下肢酸痛,小便呈现“酱油色”,被医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差点因此要了小命。而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近期运动过度引发“肌肉溶解”者已接诊3例。那为何会如此?市民如何看?夏秋季该如何健康运动?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吓人,肌酸高出正常值519倍
16日上午,在宜昌市一医院肾内科,说起自身遭遇,城区33岁的陈先生仍有些心有余悸。
“平时运动少便想着去运动健身,8月9日首次去一家健身房。当时,大约骑了半个小时的动感单车,然后根据教练指导做了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前后一共也就持续一个小时左右。”陈先生说,回家后便感觉大腿肌肉疼痛,同时身体无力、腰酸,开始以为是累了,便在家休息了两天,没想到症状越来越重,小便变成酱油色才于11日到市一医院就诊,结果医生说是肌肉溶解,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
该院肾内科主任李玉斌告诉记者,当时患者到医院后,化验结果提示,其肌酸激酶达16万多,是正常值最高限的519倍,病情危急。“临床考虑患者因剧烈运动,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据介绍,人体肌酸激酶增高,就意味着人体体液中肌球蛋白增高,最终有可能导致肌球蛋白堵塞住肾小管,导致人体无法正常排尿,引发肾坏死、肾衰竭。
目前经过多次血液透析治疗,陈先生病情已有所好转,肌酸激酶已下降至几千,仍需进一步治疗。
陡加运动量 多人吃不消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因运动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非陈先生一人。
“除了陈先生外,近期还收治了2名女子,均是运动后患病。”李主任介绍,其中一名33岁女子跑步后感到不适,休息了3天出现“酱油尿”前来就医,肌酸激酶达几万;还有一名26岁女子也是一样,运动后双下肢疼痛,小便颜色加深来就医,所幸肌酸激酶只有几千。
为何健身运动会导致肌肉溶解?李主任分析,目前接诊的3位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平时运动量不多,而陡然大量而激烈运动,造成身体机能一时无法反应过来,出现了“崩堤”。
健身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夏末秋初,热天如何运动健身,那市民们怎么看肌肉溶解?17日上午,记者在沿江大道分别询问了10多位跑步、使用健身器材、骑单车的市民,所有受访者均表示,还不知道运动竟然可以引起肌肉溶解。32岁的覃先生显得有些害怕:“我也是平时很少锻炼,现在才开始跑步没几天,不知道会不会引起身体不适。”
采访中,如何正确健身避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成为健身运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宜昌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专家张建新表示,市民也不必过分担心,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即可。平常不太运动的人,如久坐办公一族,初次运动,不能一上来就做高强度练习,而是慢慢延长锻炼时间。同时,运动后记得要多饮水,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同时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这样可以减少肾脏受损的机会。
此外,运动后如出现急性肌肉疼痛、痉挛、肌肉肿胀、尿液颜色改变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记者时刚 实习生任玲 通讯员杨添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