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元媛
20日,城区棚户区改造推进会召开,今年,我市城区计划新启动棚改 项目87个、27469户。截至目前,今年城区棚户区改造已签约近6000户,近期有5个新启动项目首日签约率达30%,首月签约率达90%,刷新了棚改征收的“新速度”。
夜明珠路将成为真正明珠
“夜明珠,这个名字多好啊,希望改造后,夜明珠路真正名副其实!”昨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在调研夜明珠路沿线棚改项目时,要求高标准做好片区整体开发。
赵传喜在夜明珠居住了10多年,从事小件货物运输。“路窄,坑多,我们经常开玩笑,这里是不发光的夜明珠。”夜明珠路改造开始,赵传喜和邻居们常常去跟施工人员聊聊,了解设计规划、施工进展。
据了解,最初在设计BRT线路时,只打算拓宽夜明珠路。“去年下半年,决定将大片区开发与BRT建设综合谋划,为宜昌未来发展打基础,预留空间。”市委常委、副市长毛传强介绍,地面上,沿线片区各种配套设施将全面升级,在市民看不到的地下,将新设各种管线,提高城市抗风险能力。
刺激房屋销售
两个月500棚改居民购二手房
“等安置房建好估计要3年,我在市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安置房源超市,买了套新房子,年底就可以交房,价格还比市场价便宜。”松林路棚改居民李先生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市房管局局长刘丰雷介绍,宜昌正全面促进棚改征收“人等房”向“房等人”转变。除了开工建设安置房,还鼓励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在全省率先搭建了棚改安置商品房房源线上线下双交易平台。
昨天,记者在市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安置房源超市了解到,这里开通了棚改安置商品房房源“网络”和“实体”两个交易平台,两个多月以来,已有19家企业、20余个商品房项目、2500多套房源入驻,已有500余户棚改居民与开发企业签订购房协议,选择购买二手房的棚改居民也有近500户。
安置小区确保达到“市优”
白沙路棚户区位于伍临路、白沙路、沈家店路合围地块,这里的房屋大多为砖混、砖木和简易搭建,不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形成的职工住宅区。
该片区居民陈女士给记者看《致被征收居民的公开信》,“这封信写得接地气,我们当年在这里办厂办车间,给伍家岗发展做了贡献,但是居住条件没有与现在的伍家岗发展同步。”
陈女士夫妻两人均是企业下岗工人,蜗居在三四十平米的老房子里,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买新房,“棚改圆了我们的新房梦!”
伍家岗松林路项目周边50余户居民,前不久联名向区政府写信,主动要求纳入棚改范围。
在白沙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的设计图上,记者看到有幼儿园、邻里中心等。市委市政府要求,安置房必须搞好综合配套,完善停车、绿化、购物、教育等功能,确保安置小区达到“市优”以上标准。据了解,不论是建筑质量,还是设计水平,城区不少安置房小区媲美中高档商业小区。
未纳入棚改的老旧小区
明年有望启动老楼加装电梯
对一些未能纳入棚改范围的老旧房屋,马旭明表示,也要进行整理修缮,成为“有味道”的老房子。
这些老旧房屋,大多处于老城区,居民们虽然感觉交通便利,但毛病也不少,比如房子破败简陋,低洼积雨,消防通道不畅,线路乱成蜘蛛网等。“在汉城,有好几处‘城中村’,虽然房子旧了,但特别漂亮,游客们都爱去。”马旭明说,对未能纳入棚改的老房子,要改善居住环境,计划在明年启动老房子加装电梯工程,让市民住得更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