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乔道建 实习生樊洁 通讯员西公宣)高校开学在即,警方昨对外公布了典型常见骗局,提醒广大学生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切勿上当受骗。
负责三峡大学治安管理的民警姜学冬介绍,按照往年规律,开学后,针对大学生的诈骗犯罪行为会明显增加,尤其以网络诈骗为主。同学们对网络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有疑问可向朋友、老师或拨打110咨询,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
手段一:诈骗分子冒充警察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学生在学校突发交通事故或患重大疾病,要求家长汇款到某个账号,不然不抢救,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上当受骗。
安全提示:学生到校后及时告之家长老师电话,接到自称是老师、医生、民警要求家长汇款时,请家长及时与该老师取得联系。
手段二:诈骗分子打着招募地区总代理或优惠条件向同学推销洗发水等,同学们贪图便宜,花钱购买大量的劣质产品而上当受骗。
安全提示:便宜没好货,想占别人的便宜最后只会为贪念买单。
手段三:这里是【星光大道】节目组,恭喜你的号码在节目抽奖活动中中奖了,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价值12万元,请你带着本人身份证和XX元手续费去XX处领奖或邮寄手续费到XX处。
安全提示:收到类似短信及时删掉,千万不能打短信中留的电话。
手段四:不法分子给你发送领取包裹的手机短信,对方冒充警察称邮寄的包裹内藏有毒品,要求你协助破案,并按指示到银行柜员机上进行银行卡存款转账,等事主转账后,卡内存款就被转走。
安全提示:如果收到邮局包裹短信,请与邮局相关部门联系,如有疑问请拨打110。
手段五:在购物网站放置精美的商品图片,低价售货,一旁设置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链接图标,当你点击时,就进入了跟上述机构一模一样的假冒网页,你的网银账号和密码即被盗取,紧接着被盗的是你的钱。
安全提示:网上购物时要选择信誉比较高的商家,如果商品的价格相关链接太多,不要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手段六:街头粘贴的小广告有某某大酒店招服务生,月薪5000元,招女服务员,月薪10000元……某同学面试通过后,对方一再以押金、培训费等理由要求汇款,钱到账后,电话再打不通。
安全提示:街头这种“高薪诚聘”小广告都是骗子设的陷阱,千万不能相信。
手段七:某些商家或社会培训机构打着招收大学生勤工俭学或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名义收取大学生用工报名押金或培训费,结果拒不退费。
安全提示:同学们要审查培训机构执照的营业范围,了解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活动内容是否与宣传广告相一致。往年均发生过招聘“景泰蓝画艺”、“刺绣”等工艺品加工兼职进行欺诈事件,请警惕。
手段八:很久不见的同学或朋友打电话找你,称在外地某个城市开公司,让你一起去发财,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前往,误入传销。
安全提示:同学们注意,特别是南方大城市,为了识别真假,你可拨打当地的工商部门的电话查询公司的真假。
手段九:某同学系贫困生,加入某兼职群后收到一网络兼职信息,其打开链接后发现是帮某电信公司网站刷信誉提成。同学网上掏钱去刷单,几次刷单后,“兼职公司”将同学拉黑,才发现被骗。
安全提示:兼职群属于非法的职业中介发布,勿信!勤工助学请关注本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兼职信息。
手段十:部分学生网络购物后接到“网店客服”短信或电话,称交易卡单,需办理退款。学生进入其提供的“退款”页面填写身份证号、卡号、密码、电话号码、验证码等隐私信息后,卡内款项被转账消费。
安全提示:客服来电诈骗是近年最流行的诈骗形式,涵盖网购、航空客票、银行业务等。同时提示,学费、工资等大额存款账户不要开通网银和快捷支付;网购应专卡专用,随用随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