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道建
核心提示
正值开学季,看着同龄人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家住枝江安福寺镇吴家门村的9岁男孩云云(化名)失落不已。因为患有脑瘫,其无法行走,这两天母亲为了他能读书,跑了好几所学校,均被拒之门外。
云云说,他渴望读书,却没有学校接收他。其所属片区小学吴校长昨日受访时表示,校方也有难处,不过通过记者协调,他最终还是答应云云入学。
智力很正常
“叔叔好!”昨天下午,记者刚刚进门,便听到一声清晰羞涩的叫声,一个小男孩坐在玩具车上不停地来回移动。一旁的王华英介绍,这就是她的儿子云云,因为腿使不上力,只能借助玩具车在屋里“走动”。
和云云的聊天中,记者发现这个小男孩思路清晰,虽然声音很小,但发音准确。随后,他还拿起一本故事书,照着读了起来。母亲王华英说,儿子除了不能正常行走外,其他都正常,吃饭、刷牙、洗衣都能自己动手,还会写字、数字加减乘除法。他最爱看的是日本动画片和一些如《变形金刚》之类的国外科幻片,“虽然不懂英文,但中文字幕他基本上都认识。”
求学屡碰壁
为了能让儿子上学读书,8月31日,王华英一早就带着儿子赶到紫荆岭小学,结果遭到校方拒绝,并建议他去特殊学校就读。无奈的王华英只好求助民政部门,得到特殊学校一负责人电话后,随即向对方说明情况,该校一丁姓负责人称像云云这样生活无法自理的学生学校不能接收。
再次碰壁后,王华英决定再去安福寺小学碰碰运气,该校方校长答复说云云应去所属片区紫荆岭小学读书,并表示会打电话给学校负责人,让其下午再去找紫荆岭校方。当天下午,王华英再次敲开紫荆岭小学大门时,还是被退了回来。
“他生活不能自理,我可以全程陪读。”王华英含着眼泪说,她只是希望,智力正常的儿子能够多学些知识,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照顾自己。
校方同意接收
从王华英家出来后,记者随即拨通了紫荆岭小学吴校长的电话,对方表示,并不是不愿意留下云云,而是进入特殊学校对他是更好的选择,“他行动不便,无法参加集体活动,老师和同学们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照顾他;而特殊学校不一样,可能会有专门的老师照顾他们。”
同时,吴校长还说,紫荆岭小学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学校对安全管理方面要求一直都很严。不过,吴校长答应先帮记者询问特殊学校是否接收云云,再做打算。十几分钟后,吴校长打来电话称特殊学校确实无法接收,他和校方其他领导商量后,决定破例接收云云,并让其母亲第二天来学校,再具体商议陪读的方式。
情况比较特殊
小学接收肢残孩子入学就这么难?记者昨就此采访了镇政府分管教育的负责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安福寺小学校长。方校长表示,像云云这样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孩子能参加义务教育,在该镇尚属首例。镇里小学也接收过肢残的孩子,但都没有云云这么严重,“他们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
方校长表示,没有规定说像云云这样的孩子不能接受义务教育,只不过他更符合特殊学校的要求,那里应该是更好的去处。随后,记者联系上特殊学校丁校长,“主要还是安全问题。”丁校长表示,特殊学校接收的学生中,大多是心智有障碍的学生,有的甚至会打人,学校之前就发生过老师被打的事件,“如果云云遇到这种情况,跑都没法跑。”
这位负责人还说,王华英打电话咨询时,校方并没有直接回绝,而是希望她能来学校看看,再考虑是否将儿子留在学校。这点记者也从王华英处得到了证实,她确实有些担心,加上儿子可能在特殊学校学习的东西过于简单,因此作罢。
妹妹同样病症
事实上,早在云云4个月大的时候,王华英就发现他的双腿使不上力,后在广东一家医院被诊断为脑瘫。不过庆幸的是,医生告诉他,脑瘫不一定会影响智力。随着云云慢慢长大,王华英欣喜地发现,儿子智力很正常。
云云之前一直跟随在广东打工的父母,王华英专门负责照顾他,并定期带他去医院康复治疗。云云4岁时,回老家安福寺读了一年幼儿园,王华英全程陪读。那年后,王华英怀上了女儿。远在广东打工的丈夫原想等女儿出生后,回来和家人呆在一起,哪想女儿和儿子得了同一种病,不得已,他只好继续呆在广东打工挣钱为孩子们看病。现在女儿大些了由老人照顾,王华英才有了更多的精力照顾儿子,所以现在才让他入学。
如今王华英每天都要给两个孩子做几个小时的康复训练,不过她从来没有埋怨过。得知儿子有望入学读书后,她欣喜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