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现代水利蓝图呼之欲出 打造水韵山灵新宜昌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5-09-07 11:56:26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构建“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管理”四大体系,打造“水韵山灵新宜昌”

本报记者 方  正

水是城市的灵魂。未来的20年到30年,城区水质安全如何保障?水环境如何改善?身边有哪些依水而建的亲水景观?记者从9月4日举行的《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以“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管理”四大体系为主的宜昌城区现代水利蓝图正呼之欲出。

国际视野

打造水韵山灵新宜昌

宜昌因水而兴,因水而名。

4日上午,面对国内多名权威专家,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拿出了其团队历时两年,多次调查并数易其稿的《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文本。

按照这个规划,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内,我市将紧紧围绕宜昌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构建宜昌城区现代水安全保障体系、水景观营造体系、水环境提升体系与水管理支撑体系,突出宜昌山水魅力,全力打造“水韵山灵新宜昌”,实现“江河安澜、保障有力;人水和谐,环境优美;水润宜昌,碧水青山;服务民生、管理精细”现代水利愿景,为宜昌建设经济发达、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水利综合保障。

记者了解到,受宜昌市水利水电局的委托,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两年前开始编制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并于2014年5月形成初稿。编制团队通过多次现场调研、专家咨询,并借鉴上海、北京、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标准与经验,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规划了宜昌现代水利发展蓝图,几易其稿,目前已经形成《宜昌城区现代水利规划》正式文稿,即将进入最后的审批。

一区一带

布局现代智慧水利网络

据记者了解,本次现代水利发展规划范围为一区一带。

一区为《宜昌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划定的宜昌中心城区,具体包括: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小溪塔街道、三峡坝区、乐天溪镇、三斗坪镇、太平溪镇、龙泉镇、鸦鹊岭镇、白洋镇、安福寺镇、顾家店镇、红花套镇、高坝洲镇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840平方公里。

一带为黄柏河干流及东支流域和东风渠总干渠。主要是考虑黄柏河干流及东支流域和东风渠总干渠分别为宜昌城区的主要水源地和供水工程的现状,根据水资源水质的不可分割的连续性,因此将水源地保护范围扩展至黄柏河干流、东支流域及东风渠总干渠。

据悉,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布局结合宜昌市总体规划和宜昌水系的分布结构特点,将分别按以长江干流、城区主要支流、其他支流等流域进行划分,根据不同流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水资源特点等各自流域特点,从明晰城区现代水利建设的关键领域、提高水利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与保障的角度出发,从空间提出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水务建设重点。

四大体系

勾勒城区现代水利蓝图

记者了解到,《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将构建“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发展水景观、加强水管理”四大体系,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将深深影响着城区市民的生活。

●水安全体系。主要包括“防洪减灾安全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市节约用水体系”三大部分。在防控洪水方面,将积极从源头管控、蓄泄兼筹、提高城市防汛减灾能力;在安全供水方面,将积极优化配置,应急备用,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在推广节水方面:将予以总量控制,循环低碳,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水环境改善体系。包括“水质量提升体系”、“减污截污体系建设”,将在“治理污水”、“生态保水”方面持续努力,进一步提升城区水环境质量。在治理污水方面,将从源头减排、截污净污,提升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在生态保水方面,将进行防治结合、生态治理,强化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系统的修复。

●水景观体系。策略是“共赏清水”、“文化游水”,进一步发展城市水景观文化效果。宜昌城区水资源丰富,为未来打造“一江、五河、十溪、百湖”城市水景观奠定了良好的水资源基础。近期城市规划水景观主要围绕“一江、五廊、六支、七湖、十库”展开,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江碧水穿城过,两翼青山半入城,襟山带湖连五廊,水夷山陵延六支”水系景观规划结构。

●水管理体系。未来,我市水利部门将着重“科学管水”、“科技慧水”,进一步提升城区水利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其中“科学管水”方面,将改革创新,依法治水,推进现代服务型水利管理模式;在“科技慧水”方面,将大力建设智慧水网,攻坚克难,实现水务大数据精细化管理。

》》》链接

一江碧水、两翼青山。即以长江为主干,以西陵峡等自然山体为两翼,通过叶脉状的水系廊道为骨架,构筑宜昌完整的生态山水格局。

襟山带湖连五廊。即由黄柏河、柏临河、桥边河、玛瑙河、运河组成的五大水脉绿廊与萦绕交错的江、山、湖、库相契,构建起叶脉状的绿色骨架,并根据其不同职能特征,赋予水系相应的主题特色。

水夷山陵延六支。即下牢溪、沙河、联棚河、渔洋溪、刷子溪、善溪大冲等六条支流延伸一江五廊水系脉络,与湖泊水面、水库、绿色斑块相连,引入消费、文化体验、旅游观景等活动,保障河道防洪安全的同时,完善山水相依生态格局,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强化休闲功能。


增加码头文化、抗战文化,突出海绵城市建设

顶级专家来宜

献智水规划

本报讯(记者方正)9月3日至4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内的多名国内顶尖水资源专家莅临宜昌,为《宜昌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提出真知灼见。

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青、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郦建强、河海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研究所所长逄勇等全国知名专家在咨询会上纷纷发言,给予《规划》较高评价,并提出了补充意见。

专家们认为,《规划》围绕现代水利发展所涵盖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进行了阐述,规划依据充分、技术路线相对准确,指导思想与目标明确,总体思路与策略符合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

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对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对宜昌定位要求,以及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宜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解读;理顺现代水利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与相关规划进一步融合衔接,体现多规合一;补充水文化内容,如抗战文化、码头文化、宜昌八景等;补充水经济、水产业相关内容,开展人文、自然资产评估,河湖水系价值创造;进一步完善水管理相关内容,从政府层面强化河湖空间管控,划定河湖蓝线,制定管控制度;进一步突出海绵城市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河湖生态需水量、生物多样性、河道最小宽度控制、水库功能转化等内容;进一步分析黄柏河水源地水质安全问题,分析黄柏河水资源未来利用方向及清江调水可能性等。

据悉,在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后,宜昌市水利水电局将和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对规划方案予以完善,并最终审批后向社会公布。

链接: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用以前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