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注意!隐翅虫来袭 半个月2000多人“中招”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5-09-18 09:43:1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时刚 通讯员韩毅 杨添龙 王春双

“长阳被隐翅虫所伤的人扎堆就医,近一个月以来医院已治疗400-500人。”近期,这样一则消息被市民口口流传,引起广泛关注。16日,记者调查发现,隐翅虫皮炎患者在长阳当地确实增加不少。自今年8月底起,全市各地医院接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均不同程度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大半个月来已有2000多市民受伤。

长阳患者增多

昨天清晨,家住长阳龙舟坪镇、29岁的覃先生起床洗脸时突然发现脸上有一条索状红斑,刺痛难忍,赶忙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求医。到了皮肤科门诊,却发现同样症状的人排起了长队。

“都是隐翅虫皮炎。近1个月来,患者数量猛增,每天接诊20多个,多的时候有30-40个。”该院皮肤科主任方志军坦言,相比往年和平时的接诊数量,这次可以说是激增。“判断多数人是睡梦中不自觉或不慎怕打挤压虫子引起。”

据了解,多数患者为轻度,但少数人未及时就医拖得比较严重。15日下午,一男子前往该院求医,其伤处在胳肢窝,因事发已有3-4天,皮肤出现溃烂;另一名男子伤在外阴部、肛部,周围皮肤均已红肿;30岁的方先生因面颈部、肩部有大片红斑、细小脓疱、糜烂渗液而求医,其5天前被隐翅虫所伤,因病情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

各地均有病例

随后,记者陆续走访了宜昌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等,也联系上兴山、秭归等地医院,结果发现,隐翅虫皮炎增多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在宜昌市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看到,时不时有患者因身体出现红斑前来就诊,均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在宜昌市二医院皮肤科前,患者排起了长队,多数是隐翅虫皮炎。

“这虫子太厉害了,儿子、弟弟都得了这个病。”在市二医院,来自土门、39岁的李家红正在医院陪儿子做治疗。原来,4天前,11岁的儿子早上起床后,背部、上半身均是红斑,后来儿子感觉疼痛难忍,才赶忙求医。

采访中,城区多家医院皮肤科专家均表示,约从2-3周前开始,每天隐翅虫皮炎患者少则20-30例,多则40-50例。而兴山、秭归等地医院皮肤科医生也说,隐翅虫患者不同程度增多,少则每天7-8个,多则上十个。

记者按接诊最小量算了一笔账,城区各医院每天接诊100名患者,长阳、兴山、秭归等地每天共接诊40多名患者,半个月起码达到2000多名患者。

或因天气变化

今秋宜昌的隐翅虫为何大量出现?带着疑问,记者分别联系上林业农业部门及疾控部门专家,其均表示尚未对隐翅虫深入研究,不好盲目下结论。

宜昌森防资深专家、市森防站副站长肖德林表示,其主要研究的是林业有害生物,隐翅虫并不在研究的范围内;市植保站站长胡光灿也说,目前研究的是农业植物的病虫害防治,隐翅虫不在其范围内;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副所长李晓明也表示,隐翅虫不在其监测范围内。

那究竟是何原因?医生们判断可能与前段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有关。宜昌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马元平推测,可能与天气变化,隐翅虫活动增多有关;兴山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吴志龙也说,可能前期连续下雨隐翅虫不好活动,而雨水过后大量出来觅食,而且气候潮湿闷热,正好适合隐翅虫生存。

别拍打是关键

皮肤科专家们在提醒市民注意防治的同时,也表示不必过分恐慌,出现症状及时治疗即可。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马元平说,隐翅虫多昼伏夜出,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市民应注意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同时要关好纱窗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若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应用嘴吹气将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洗净。

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刘勇宁表示,隐翅虫在皮肤上爬行时,可能分泌体液引起皮肤问题,市民注意保持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如不慎拍打或压死隐翅虫,可尽快用肥皂水清洗;如红斑起泡严重或范围大,因及时求医。

此外,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皮肤科主任曹经江、市二医院皮肤科主任龙勇等还建议,拍打虫体后拖动,往往形成条状红斑。而其毒液也可经由手指散播,摸哪儿沾哪儿。因此,不要盲目拍打或捻压,如拍打后应及时洗手,以免将毒液带到别处皮肤。

隐翅虫小资料:

隐翅虫长约0.3-2.5厘米,乍看像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多出现于夏秋,喜昼伏夜出,白天栖居于潮湿的草地、腐木、阴沟、石头下等阴暗处,夜间出来觅食,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隐翅虫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是体内有酸性毒汁,在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皮肤接触10-15秒就有反应,会感到剧烈灼痛,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伴痒,严重者起泡甚至溃烂。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