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走动被蝮蛇咬伤、田间劳作被竹叶青咬伤、走路时被草丛中的五步蛇咬伤……俗话说的好:“白露蛇,秋分蚊,恶过水牛公”。自8月底以来,全市近百人被毒蛇所伤,相比去年同期接诊量差不多,但比平时明显增多。究竟为何如此?市民又该如何防范?18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白露前后有“蛇出没”
18日上午,在宜昌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记者见到了正在住院的裴先生,其右脚涂满了蛇药。他说他是在家门口被毒蛇咬伤的。
“17日下大雨,晚7时30分左右,我走到大门处,感觉踩着了一个滑溜溜的东西,随后右脚背一疼,再一看是一条半米长的蝮蛇。”裴先生说,当时将蛇打死后便赶忙求医,在当地医院处理后到宜昌来打抗蛇毒血清。
45岁的刘女士上周刚从宜昌市一医院肾内科出院。据了解,她是9月4日下午在家里走动时踩到毒蛇被咬伤右足背。
走访中,记者从宜昌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葛洲坝中心医院及长阳、五峰等县医院了解到,自8月底以来,全市已接诊近百名毒蛇咬伤患者,其中仅市中心医院一家就接诊了50多例。
专家绘出“蛇地图”
那毒蛇咬伤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些部位最容易受伤?哪些毒蛇伤人最多?被咬者伤势如何?各大医院专家也进行了详细盘点。
市中心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张祥文介绍,蛇伤人多发生在早晨、傍晚后等视线不好的时候,农村、城郊结合部、山区多发,城区较少。伤者被咬时状态各式各样,有的是田间劳动被咬,有的是在草丛附近走动被咬,有的是下雨时蛇盘踞在屋前被咬,有的是到猪栏屋取饲料被咬,有的是蛇盘踞在柴垛取柴时被咬,有的是晚上外出上厕所时被咬。
宜昌市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李六生也表示,蛇咬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被蝮蛇所伤,即市民平时所说的“土公蛇”,少数患者被五步蛇、银环蛇、竹叶青等毒蛇所伤。多是四肢被咬。
据了解,少数人病情较重。长阳53岁的魏先生就是其中之一。9月1日晚8时左右,他在路边行走时不慎被草丛中的五步蛇咬伤左脚,赶忙就医,其后从当地医院转到市中心医院治疗。已造成急性肾衰、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等,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了11天,目前仍在急诊科治疗。
秋老鼠是诱因
宜昌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专家陈金良表示,宜昌地区有毒蛇1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蝮蛇,多分布在山区。蛇类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受惊后会迅速逃跑。人常因踩到它或靠得太近,引起蛇的防御性进攻而被咬伤。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张先林也分析,白露后天气变冷,可能是蛇为过冬准备食物外出捕食,加上秋天老鼠增多,蛇类活动频繁。20-25摄氏度的温度最适合蛇类活动、捕食。雨后,蛇类出没最欢。
山林出行要“打草惊蛇”
如何防蛇咬?专家建议,在山头或草丛附近的住户,可以家里撒点雄黄粉、石灰粉,注意保持屋内清洁,做好地下室、下水道的卫生,避免老鼠、蛙类引来蛇。同时,近段时间在田间不要赤脚,最好穿长裤、厚底的长靴或胶鞋,且夜晚最好不要到溪沟或杂草密集的灌丛中。在田间或草丛边行走时最好用棍子探路,把蛇惊跑。
一旦被蛇咬伤,切记不要惊慌、奔跑等,也不提倡直接用口拔毒。可先挤伤口,再用流动的水冲洗,也可用布条绑在伤口近心端,及时到医院求医。需要注意的是,绑布条要每隔15分钟松开一次,以免缺血坏死。
此外,由于不同的毒蛇有不同的抗蛇毒血清,因此被毒蛇咬后,应尽量描述清楚是哪种毒蛇或拍照,以便医生对症治疗。
本报记者时刚 通讯员韩毅 杨添龙 王春双 刘凯文 杨守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