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元媛 通讯员刘桂芳 侯天臻
昨日,市政协联合市综治办、市台办、市交警支队、农工党宜昌市委会等,发布最新调研成果,当前城区约5台机动车拥有1个停车泊位,调查小区现有车辆中,有36.76%没有停车位,目前社区停车难问题十分突出。
在历时一个月的调研中,各调研组对西陵区、伍家岗区、宜昌高新区792个小区进行实地勘测,了解台湾解决老小区停车难的成功经验,对城区停车管理及在道路行车高峰期过后划定夜间停车位进行调研和论证,论证通过居民协商自治解决停车难的可行性。
【现状调查 】
小区内车辆36.76%没有停车位
市综治办在西陵区、伍家岗区、宜昌高新区共调研小区792个,其中杂居小区525个,物业小区267个。其中停车位不够的占总数的72.72%。
调查小区有居民191643户(杂居小区78498户,物业小区113145户),居民家庭拥有车辆58097台(杂居小区14736台,物业小区43361台),家庭车辆数占调查户数的30.31%。拥有停车位36742个(不含小区车位过剩及商业区13968个),其中毁绿地和花坛建车位1643个(杂居小区387个,物业小区1256个),三个区抽样调查的小区缺差停车位21355个(杂居小区8363个,物业小区12992个),调查小区现有车辆中,有36.76%没有停车位。
80%以上机动车无位可停
据市交警支队统计,截至2015年7月,城区(不含夷陵区)机动车保有量28.7万台,其中汽车20.3万台(按小车当量计算),而城区各类停车泊位仅54766个(道路停车泊位8845个、路外停车场64处泊位5921个、小区或者单位配建停车泊位约4万余个)。平均计算,城区约5台机动车拥有1个停车泊位,80%以上的机动车无位可停。
机动车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停车泊位年均增幅率不到5%。城区停车泊位供给量严重不足,导致停车难问题十分突出。
【 问题聚焦 】
A、杂居小区基本无车位。从统计来看,杂居小区建设较早或用地狭窄,在建设时没有规划停车位,而空地面积较小,在满足消防通道的情况下,可用停车的地方十分有限。在东山花园小区,10辆车争一个车位,一到晚上,路边、草坪上停满了私家车。因毁绿,又引发居民之间的矛盾。
B、老城区物业小区车位不足。规划建设较早的物业小区没有考虑停车问题,部分安居小区尤为严重。飞鹤花园小区,现有私家车200余辆,只有车位99个。部分商住混杂物业小区没有将商业和住宅停车位分开,住宅业主的停车得不到保证。
C、新建小区停车成本过高,入住居民较少,新开发小区停车场大部分只卖不租,一个车位的价格最便宜的要近十万元,有的高档小区甚至要几十万,这样就造成小区停车位的闲置,而业主有车无处停的现象。
【 案例分析 】
A、气象台社区位于中心城区,有金丹花园、CBD两个物业型小区,其余均为杂居型小区,停车难引出矛盾纠纷不断。气象台社区采取基层自治来解决社区停车难的问题。2015年8月1日,气象台小区业主委员会与振华停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停车管理协议,实行收费有偿管理的形式,改变了老小区停车无序状态。
B、伍家岗小区是杂居小区,2013年,伍家岗区启动了杂居小区改造工程,将小区内违建房屋成功拆除71处、486平方米,新增了车位40个。组织辖区2名退休党员对车辆规范停放进行管理和劝导。通过宣传提高居民停车自治意识,停车乱象得以改善。
【 各方建议 】
A、交警部门计划勘划夜间泊位
21时至次日7时可停车道路
道路名 路段 可泊车数
胜利一路 夷陵大道至沿江大道 10
胜利三路 夷陵大道至东山大道 20
隆康路 一马路至胜利四路 15
沿江大道 杨岔路口靠亚栈路一边人行道 30
杨岔路 东山大道至夷陵大道 30
杨岔路 夷陵大道至沿江大道右侧道路 10
砂石路 由沿江大道往夷陵大道右侧靠山体一侧 20
沿江大道 碧奥金滩至新外滩 100
夷陵大道 虹桥国际小区门前人行道 50
合宜一路 由夷陵大道往沿江大道右侧 20
沈家店路 伍临路至八一路 100
中南一路 城东大道至中南路 50
松林路 全路段 50
深圳路 人行道 50
怡景花园路 非机动车道 40
半岛路 机动车道一侧 60
珠海路 人行道 20
城东大道 人行道 100
海关路 机动车道一侧 30
青岛路 城东大道至长机路 100
二马路 沿江大道至福绥路正德骨科一侧 30
隆康路 桃花岭上坡至桃花岭下坡桃花岭小学一侧 50
珍珠路 卫校至长城宾馆卫校一侧 60
四新路 珍珠路至肖家巷四中一侧 20
体育场路 三峡职院至体育场正门口市教育局一侧 60
B、考虑引进台湾先进技术,寻求合作,找到适合我市解决社区停车难的有效途径。目前来看,台湾机械式停车设备,可以作为考察重点;同时,对管理机制的研究也应纳入议事日程。
C、国际通行的机动车与泊位的比例标准为:1:1.3,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目前新建住宅小区内住户与停车泊位的标准至少应控制在1:1以上。同时,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建足够的停车泊位。
D、设计制度框架,动员社会资本,依靠市场力量,鼓励新办社会停车场,增加城区停车泊位供给量。
〉〉〉〉他山之石
台北新建住宅基本都设计了停车位,至少保证一户一个。一些老旧社区,因为规划量不足,很多车辆晚上就停在巷道上。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学校与公园的地下,修建停车场。城市里大多数马路边都会漆有红线或黄线,红线是禁止停车标志,黄线则是晚上8点后可以停车,但早上8点前必须离开。台湾机械式停车设备不少,主要有双层式停车设备、地下全自动停车设备、停车塔。机械立体车库智能化,无需太多的专门人员管理,其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土地面积。
市政协走进社区开协商座谈会—— 破解停车难 听听居民怎么说
(记者张元媛 通讯员刘桂芳 侯天臻)12日,市政协“解决社区停车难协商座谈会”内部协商会在西陵街办召开,20名社区居民代表受邀参与协商,提出一系列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如图)。“每次去社区,都有居民反映社区停车问题,有的居民抱怨停车位缺乏,有的居民为停车位占据绿化和休闲场地而气愤。”市政协主席李亚隆说,社区停车难问题凸显,诱发城市管理新矛盾。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停车位供给不足,既有整体数量不足,也有分布不均,以及白天黑夜不同时段车位使用率不同等问题。
如何破解社区停车难?与会人员纷纷出招,乌龟碑社区居民代表吴江建议,夜间开放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土街头社区居民尹华章建议发展立体机械式停车场;绿萝路社区居民代表陈森枝建议可拆除一些老旧无用设施,增加停车位;西陵区政协委员、宜昌金邦通信公司总经理蔡龙建议,政府应出台鼓励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修建机械式停车库等,同时加强对车主的教育,规范停车。停车位较多的商业区域实行分时计费,降低夜间停车收费标准,引导周边小区居民进场停车。
市政协副主席黄惠宁介绍,政协此次创新之举,将内部协商会开到居民中间,主要是因为社区停车与群众密切相关,停车难的问题,社区居民体会最深、最有发言权。市政协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政协的建议更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