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男子花钱进入快递公司内网 盗卖180万客户信息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5-10-30 10:57:08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黄强 陈义超 通讯员张书辉 余晶晶

  核心提示

  枝江一男子在了解到贩卖个人信息既轻松又赚钱后,从网上购买了一家快递公司内部网络系统的登录密码,然后疯狂盗取该公司客户的个人隐私信息贩卖,近日因此获刑。记者昨了解到,这也是宜昌第一例审判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歪门邪道

  市民个人信息被盗卖

  今年初,武汉一家快递公司向省公安厅报警,发现有人在网络上利用QQ等聊天工具对该公司客户个人隐私信息进行贩卖。省公安厅和汉川市公安局介入调查后,先后将多名嫌疑人抓获,枝江男子杨某也进入了警方视线。随后,杨某等人先后自首或被警方抓获。

  据了解,杨某在了解到贩卖市民个人信息可以赚钱后,便动起了歪心思。2013年4月,杨某在网上打听后,向他人购买了这家快递公司内部网络系统的登录地址、用户名及密码。随后邀约了3人,通过连接快递公司枝江网点无线网络进入内部办公系统。其从该公司服务器上下载大量记录有客户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快递信息。客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到手后,杨某等人便开始在网络上寻找买家。因为各类买家众多,这些个人隐私信息也成了香饽饽,很快就被抢光。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杨某等人共非法获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180余万个,卖给他人从中牟利5万余元。

  “后果很严重。”枝江市法院法官张书辉昨告诉记者,这些市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几经倒卖后,最后几乎全部落在骗子手中。骗子利用这些信息冒充银行、公安等部门实施电话诈骗。一些市民在接到诈骗电话后,一见对方能很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各类隐私信息,就放松了警惕相信对方,以致上当受骗。

  近日,杨某被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除了5万元违法所得被追缴外,还被判处罚金1万元,其余几人也均获刑。

  防不胜防

  信息外泄渠道太多

  “十分厌恶。”市民张先生说,他今年8月在宜昌发展大道买了一套房子,这两个多月来手机几乎被打爆了,全是装修、家电、地板、卫浴、灯具等各类推销电话。有时候一天要接到十多个。对方不仅知道自己购买的新房位于几栋几楼几号,甚至连自己的工作单位等信息都一清二楚。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今年8月,市民刘先生入住一新建小区,希望联系到更多业主维权,但找不到联系方式。让其意外的是,他仅仅花费100元就从一家从事涂料经营的门店购买到了业主通讯录。刘先生事后告诉记者,这一经历让其十分后怕。在这份通讯录里,不仅有业主姓名、电话,就连门牌号都一清二楚,假如让不法分子获得,后果不堪设想。

  “防不胜防,市民个人信息外泄的渠道太多了。”一位民警说,比如一个老板开了家美容院,想针对喜欢做美容的中年妇女群体进行宣传,于是便会通过网络查询、购买这一群体的个人隐私信息,或是和化妆品专卖店、健身会所联系,索要或购买一些会员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打电话或发短信之类的宣传。

  即便知晓个人信息可能泄露,但也无法回避。民警介绍,市民办理各类会员卡、购房、购车、网上登录等等,这些都或多或少要留下个人信息。

  信息保护

  很多细节不可忽视

  湖北七君律师事务所律师熊灿辉表示,个人信息保护的细节很多,个人和相关单位团体都需要特别注意。熊律师介绍,从公民自身而言,除开必要的信息外,一般不要在商家留下个人全名、电话号码尤其是身份证信息。与此同时,行业自律也特别重要。公民因为信赖商家、团体,才会将个人信息告知对方,只有不断加强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才能不辜负公民的这份信赖。

  国家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我国法律已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为此,单位、团体的从业人员切不可因蝇头小利触犯法律。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呢?民警给出的一些提示或许对您有一些帮助:

  1,轻易不暴露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全名等。例如街头商家调查、未有权威机构确认的网络调查等等。尤其是一些商家通过所谓促销、低价、免费试用等方式获取信息时,一定不要因贪小便宜而泄露个人信息。

  2,个人信息使用后及时销毁。例如快递包裹、信件等,标注有个人信息内容的物品,要及时进行销毁。个人电脑、手机要定时进行清理杀毒,避免病毒侵入掠取信息记录等等。

  ■相关链接

  今年8月3日,枝江警方发布消息,一名专门在网络上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仙桃男子被抓获,这也是宜昌破获的首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6月2日,枝江警方在江西九江打掉一冒充公安机关、以涉嫌洗钱方式实施跨省电信诈骗的特大团伙,抓获谢某等4名湖北籍嫌疑人。办案民警发现谢某与昵称为“出售个人信息”的QQ号联系紧密,并向此人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用于诈骗。经过两个多月的摸排调查,警方于7月28日赶至武汉将男子周某抓获。经审讯,仅有小学文化的周某在网络上非法购买和销售个人信息,先后获取公民个人信息5万余条,贩卖7万余条次,获利1万余元。而这些个人信息,几乎全部被诈骗团伙购买后用于实施诈骗犯罪。目前,周某已被刑拘,此案还在进一步审查深挖中。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