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注意!可别再借驾照替人消分了

来源:[ 三峡商报]   2015-11-06 10:23:01 作者:   选择字号:大

  •   替人消分扣证罚款

      “代扣分”彻底终结?

      记者 崔艳华 实习生 丁宇婷

      违规驾驶要扣分,可违规多了,扣分超过12分怎么办?有些人就打起了“歪主意”,借用他人驾驶证来替自己扣分。可是,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这种行为可就要行不通了。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审稿)》已经在国务院法制办官网上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增加规定,替人消分将被暂扣驾照半年,还将处以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

      一分要收150元钱 有偿消分衍生灰色产业链

      据了解,时下,拿别人的驾照消分已经在车主间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般多数为亲友之间互相拿着驾照帮忙消分,还有就是出钱收驾照代扣分,这甚至已成为一个灰色的产业链,驾照分甚至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私下吆喝叫卖、明码标价的交易物,网上可以看到许多收驾照分的信息,城市的一些街角也贴有收这种驾照分的野广告。

      在城区某大型企业上班的吕先生上周买了新车,兴冲冲的他不仅开着上下班,还在节假日开车到处游玩,十分开心。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心不起来了。原来,由于对交通规则的不熟悉,这一个月下来,他多次违章,累计被扣了16分。可自己的驾照上只有12分,根本不够扣。罚款是小事,驾照没收后重考可就误了大事。吕先生在为难之际,看到路边摊上有收驾照分的野广告。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打通了电话。对方告诉他,可以帮忙拿别人的驾照替他消分,但一分要收150元钱。吕先生觉得这比自己重考驾照划算,但心里还是担心,会不会是骗局。

      屡禁不止 市场需求、利益驱动让“黄牛”有机可乘

      “黄牛”倒卖驾驶证分数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此外,无明确法律依据、执法取证难也是“黄牛”猖獗的原因之一。

      市交警部门某相关人员表示,以前他们也通过高清监控设备,发现拿他人驾驶证代扣分的情况,多数情况下,交警只能制止却无法处罚这种行为,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最多只能是教育和警告。

      除了执法取证难外,有偿消分有市场需求,有着可观的经济利益也是导致“黄牛”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

      平安驾校的焦师傅告诉记者:“扣分是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驾校教练都告诉学员规范的做法,但是有很多学员一旦拿到了驾照,开车上路了,就忘记了应该遵守的规则。有的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导致屡屡被扣分,为了不被没收驾照,自然要想办法。”

      在城区某写字楼上班的何小姐虽然有驾证,但她平时很少开车,驾驶证自然也成了“僵尸驾照”。于是,她的驾照经常会被亲友或他人借去帮忙消分,大家也会按1分100元的标准,作为她被扣分的补偿。

      新规送审 替人扣分也将受罚,可以规范安全行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近日开始在国务院法制办官网上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增加规定,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谋取经济利益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普遍认为,新规定如果真正执行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对驾驶员安全驾驶上起到警示作用。

      其实,违规扣分是为了提高车主安全行车的意识。而拿他人驾照替自己消分这种行为就违背了驾照扣分这个管理办法的初衷。另外,由于拿他人驾照扣分行为的违法成本较低,会造成许多人漠视交通法规,这样在行车过程中很容易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交警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如果新的安全法能通过并实施,交警今后在面对这种行为时也就有法可依,必定会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和处罚力度,只有提高了违法成本,才能彻底地堵住这个渠道,从而促进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市交警部门提醒,机动车驾驶员不要想着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来逃脱处罚,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守法驾驶的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安全行车,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相关链接

      驾驶证替人消分拟扣证半年并可罚款2000元

      近日,送审稿称,要在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九十九条后再添加三条,第三条为: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谋取经济利益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谋取经济利益,被处罚后再犯的,以及组织、介绍他人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谋取经济利益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公安部给出说明称,随着执法实践的不断深入,一些违法人员以他人名义顶替实际驾驶人接受违法处罚和记分,并借此谋取经济利益,进而产生买卖交通违法记分的“黄牛”非法中介,损害了法律法规的权威,严重妨碍社会管理秩序。

      昨天,记者也就“送审稿”中提到的用驾驶证替人消分将会加重处罚的事情,随机采访了多名驾驶员。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