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宜昌“十二五”收官之年,又将迎来“十三五”开局之年。西陵区作为首善之区,民生项目一直备受市民关注。像环南片区棚改项目、快速公交系统等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这些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如何?将为市民今后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近日,本报“我在新区跑新闻”采访组第三批记者进行了实地踏访。
城市“补丁”变现代美景
历史风貌区重塑古城新韵
项目概况:环南片区棚改项目用地386.11亩,其中环南地块240亩,东山四路地块145.2亩(净地)。项目征收总面积34.57万平方米,涉及4306户,13000多人。项目总投资约80亿。项目分期实施,计划于2020年全面建成。
项目看点:今后环城南路将变成啥样儿?“这里的居民都迫切盼望告别目前阴暗、低矮、肮脏、隐患较多的生活环境。”学院街社区党委书记金凤说。
环南片区棚改项目征收办公室负责人黄战来说,如何让群众的安居梦在较短时间内平稳顺畅地实现,是他和同事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记者了解到,环城南路片区主要建设历史文化特色风貌街区,总建筑面积约4万㎡。公建配套不少于500㎡社区用房,其余均是能充分体现宜昌本土巴楚文化的特色历史风貌区。其中,学院片区是宜昌真正意义上的老城区,是宜昌的城市之根、文化之根。后期建设将吸取上海新天地、成都宽窄巷子的设计精华,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古城新韵,将在环城南路还原宜昌墨池院、夷陵戏台、天官牌坊等八大景。真正把这一片区打造成“老夷陵的底片、新宜昌的客厅”。
(记者 李涛)
西陵二路快速路沿线棚改
为城区最快道路建设“让路”
项目概况:西陵二路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作为西陵二路快速路房屋征收安置房项目,征收范围涉及房屋17栋,总户数384户(其中住户364户,公有资产20户),征收面积24546.13㎡,其中有证房屋面积18686㎡,证件手续不完备的房屋面积1032㎡,无证房屋面积4159㎡。
项目看点:10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西陵二路快速路沿线棚改项目的现场,见证了这一惠及民生的工程正一步一步开花结果。
据西陵二路快速路项目征收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王兵介绍,西陵二路城市棚户区居民大多是中船重工宜昌船舶柴油机厂离退休职工,房屋多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房屋格局陈旧,配套设施简陋,经多年使用,房屋外立面破损严重,内部已有部分出现结构性腐蚀,居民有较为强烈的改造意愿,因此,此次棚改项目得到了市民们的拥护。
曾经在这里居住的居民,将搬至九安城、沿江大道44号等安置房中。而这里即将建造的西陵二路快速路将西接至喜大桥引桥,以高架桥方式跨越沿江大道至东山大道段,成为宜昌最为重要的交通道路之一。 (记者 陈晓雨)
城市整理亮化工程
老房子穿上“新衣裳”
项目概况:城市整理亮化工程包含城市道路沿线景观绿化、建筑物综合整治、灯光亮化、围挡设置整治、店招及广告等一系列提升城市形象的整治工程。2015年下半年,西陵区重点对红星路、西陵二路、珍珠路、山庄路上段及旅游通道沿线的建筑物进行了综合整治。进度最快的是珍珠路35号和37号,10月初动工,现已完成脚手架的搭设。
项目看点:10月28日,记者来到珍珠路35号、37号楼前,看到两栋楼已经完成脚手架的搭建,外置防盗网也已基本拆除,楼下设置了安全通道,建筑垃圾也及时清除了,看起来非常干净、整齐。
西陵区住建局副局长顾远顺说,“我们将统一规整空调机位,安装内置防盗网,一层临街商铺门店统一更换店招……用不了多久,这里将拥有崭新的面貌。”
据悉,截至本月,综合整治已完工6栋,开工30余栋,预计春节前能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本次点多面广的整治在整“面子”的同时,也整了“里子”,比如更换双层隔音玻璃窗、疏通下水道、屋顶加装防水隔热层等,切实解决了关系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民生问题,受到了广大居民和商户的普遍认可和感谢。
(记者 吴晶晶)
“地上飞龙”加速建设
BRT重新“擦亮”夜明珠
项目概况:宜昌BRT走廊东起宜昌东站,沿城东大道、桔城路、东山大道、夜明珠路、港虹路、三峡路、夷兴大道,西至夷陵客运站,全长23.9公里,贯穿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区和伍家岗区三大主城区。BRT夜明珠段作为宜昌城西大门的出入口,改造2.35公里老旧道路,沿途管线下地,兴建5个BRT快速公交站台,提高交通要道的使用效率。
项目看点:提起望洲岗,很多人印象中的感觉就只有一个字“堵”。从葛洲坝转盘到三峡专用公路口这一段路,一直以来就是司机的噩梦之地。
项目部的总经济师刘谊向记者介绍:“因地处城市交通要道,拆迁工作还未全部完成,改造工程暂时以分段方式进行,在保证居民出行、交通畅通的情况下,同时开展包括‘管线下地’、‘高架基础浇筑’等道路全面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建成后,夜明珠段将有双向十车道,高架四车道,可以极大地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规划中的绿化、亮化工程,也将会使夜明珠变成宜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峡口明珠”。
(记者 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