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为给重病父亲筹15万治疗费 女大学生放弃梦想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商报 ]   2015-11-24 10:07:41 作者:   选择字号:大

 “理想可以重来,但父亲不能放弃!”

  记者 翟冰山 通讯员 邹远景

  11月20日中午,久违的一缕阳光照进病房,在宜昌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一双满是褶皱的大手紧紧握着一双白嫩的小手,牟宗色和牟亚兰这对父女,温馨地坐在病床上,时光在这一刻瞬间定格。面对记者,他们回忆着昔日一段段真情片段。

  父亲:我是一座山

  撑起家里一片天

  51岁的牟宗色因患多发性骨髓瘤,经过三次化疗,如今身体甚是虚弱,激素药物让其全身出现明显的浮肿。病床上,更多的讲述是通过爱人吴先英和女儿牟亚兰,他只是静静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话。

  牟宗色家住兴山县南阳镇阳泉村,家中几亩薄田,长期靠务农为生。1993年女儿牟亚兰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为了能让女儿走出大山,有个幸福的明天,在亚兰4岁的时候,牟宗色便选择外出打工。

  牟宗色说:“年轻的时候,是用命买钱”。他在广州的一家制冰厂打工,制冰厂的工作环境一年四季都是冬天,进出冰房都要穿着厚厚的棉大衣,一箱冰块五六十斤,属于重体力劳动。特别是在夏天,衣服脱了又穿,穿了又脱,室内外接近四十摄氏度的温差和长久的劳动,让他全身都是毛病。

  糜烂性胃炎,外加严重风湿病,这些“老毛病”发作时,他一声不吭靠“熬”,这样在外一熬就是十多年。女儿牟亚兰说道:“爸爸大概一两年才回来一次,有几次过年都是在外面,我和妈妈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他每月准时的汇款”。

  “女儿的幸福就是我唯一的执念”,幸得亚兰没有让父亲失望。2008年,亚兰考上了兴山一中,2011年又考上了医科大学。女儿的努力,让牟宗色觉得一切的苦累都是值得的。上大学负担更重了,牟宗色于是把爱人吴先英带到武汉,两个人一起在武汉打工,给女儿赚学费。

  时间拨到2014年,亚兰大学快毕业了,牟宗色也从30岁硬汉熬至年逾半百。回头看看自己倍感陌生的家,房屋已破旧不堪,被政府定为危房。该修修房子了,不然今后姑娘嫁人了,回娘家的时候,这个家怎好意思让她住。

  2014年春节刚过,牟宗色决定整修房屋,一栋简易的农村二层砖木结构房,牟宗色整整修了八个月,舍不得请工人,不管是运送水泥砂浆,还是上房加瓦,他都亲自动手。两百多天,他天天泡在施工现场,用汗水建起了新的家园。

  女儿:哪怕天破了

  我也要把它补起来

  @April牟木:“并不是我本来就坚强,只是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这是牟亚兰微博上的一段原话。

  牟宗色平时有病,是能拖就拖,能熬就熬,但在2015年7月的一天晚上,牟宗色头疼得厉害,实在是忍不住了,第一次主动找到学医的女儿,想去看下病。不久,市中心医院确诊其为:多发性骨髓瘤,肾衰竭三期。

  “那会刚查出来病因的时候,我没有告诉爸爸,天天看着他,我就眼泪哗哗地流,可是还是要忍着,陪他说话。”牟亚兰说。

  牟宗色不知道病情,但看着一天几千的账单,心里疼,不愿接受治疗,天天喊着要回家。“其实我爸还算乐观的,记得那会他刚知道的时候,忍不住流眼泪,躲着哭。后来没几天他就释怀了,乖乖地听我的安排,接受治疗。”牟亚兰说。

  父亲的病重,让刚毕业的牟亚兰迅速成熟起来,为了筹钱,她挨家挨户跑,从5家亲戚手中借来七万元。如今经过三期化疗,牟宗色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医生建议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15万元钱,已经背负7万元债务,再从何处来筹钱?今年7月,牟亚兰从大学毕业,已经和十堰一家医院签订协议,即将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家祖上都是从医的,父亲也干过医生,所以大学让我填的医学专业,希望我能继续这一光荣职业,但父亲的病最终让我选择了放弃”。

  学医需要太长时间的积累,收入也不高,难以支撑父亲的治疗。在朋友建议下,在父亲病情稳定后,本月初她来到宜昌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弘洋·拉菲小镇从事置业顾问的工作。“房屋销售的积累周期,相对医学专业来说要短,只要用心努力,一定能够赚得父亲的医药费。”牟亚兰坚定地说。

  “过去父亲为了我,用命挣钱。如今为了给父亲治病,我要用钱来买父亲的命。一旦错过这个机会,以后有钱都难给父亲续命了”。说到这,牟亚兰声音不禁哽咽了。

  牟宗色前期三个疗程的化疗,已花费10万余元,借下了七万元外债。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的15万元费用,对于才22岁的牟亚兰来说,无异于是个天文数字。如果你有话想对这个90后女孩说,请和记者联系:13545773888(翟记者)。

  有些东西失去,就无法挽回

  当各种节目里,弥漫着“煽情”和“用同情换眼泪”的情节,我想说,牟宗色和牟亚兰这对父女,没有任何故事,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 为人父,总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儿女;为人子,总担心“子欲养而亲不待”,牟亚兰的救赎,见证父爱的无私和亲情的无价。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