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施助推全面两孩政策落地
实施“全面两孩·圆梦行动”
(本网记者 刘晶晶通讯员 卫计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两孩”)。12月7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为缓解现阶段我市35岁以上“全面两孩”对象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面临的年龄大、风险高、孕育难等问题,市卫生计生委将实施“全面两孩·圆梦行动”计划,对再生育对象开展便民服务、主动服务、全程服务。
生育两个及以内孩子将不再实行审批 为了进一步方便再生育家庭,待国家计划生育法修订实施之后,我市对生育两个及以内孩子,将不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准备再生育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办理登记,免费领取生育服务证。
简化特殊情形再生育审批,全面推行网上办理,最大限度精简材料;全面推行承诺制,按程序凭群众承诺办理;全面推行信息公开,将办理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等事项在网站、政务服务窗口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乡村计生专干、妇幼保健人员通过电话、入户走访等形式,对辖区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年龄、婚育史、是否剖宫产、是否病残儿、当前生育意愿等情况进行摸底;宣传“全面两孩”政策,指导他们做好生理、心理、身体等方面的调适,合理安排生育时间;落实由村干部、医务人员、志愿者等组成的结对服务团队,实行“N对1”全程服务。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可享受再生育补助金
为进一步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市卫生计生委将根据群众意愿,在其准备怀孕前6个月以内,组织乡、村负责将计划怀孕夫妇送到定点机构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同时,将在定点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组织专家对每一对夫妻开展生育能力综合评估,进行个性化的咨询指导;为高危人群提供转诊便捷服务,建立服务档案,落实专业人员跟踪随访和服务指导;对因年龄、身体等原因不能自然受孕的夫妇转诊到市中心医院、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寻求辅助生殖技术支持。由各县市区在省人口福利基金账户的募集资金中列支专项资金,建立“爱心助孕圆梦基金”,对女方年满35周岁、确需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夫妻,给予累计不超过3万元的再生育补助金。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单位也将及时向计划怀孕对象免费提供叶酸等营养素,做好孕前的咨询指导和孕产期保健服务。
落实住院分娩补助和儿童健康管理
市卫生计生系统将认真落实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经费由助产机构先行垫付,简化费用结算和补贴发放程序,方便群众及时享受费用减免。对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夫妻成功怀孕分娩的,将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住院分娩补贴。
各县市区还将为重点人群提供再生育免费服务包,服务包除现有国家免费项目、宣传咨询外,还包括辅助生殖支持、免费产前筛查、住院分娩补助提标、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
此外,市卫生计生部门还将积极开展儿童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听力筛查等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将做好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和健康问题处理,落实儿童预防接种。实施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6~24月龄婴幼儿免费提供营养包,降低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和生长迟缓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