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本网讯(通讯员 邓腾飞)近日,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局已联合发文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B型)。宜昌也由此成为湖北省内继武汉、黄石之后第三个获批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全市对外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抢抓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机遇,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2013年12月,宜昌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启动了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申报建设工作,加快对外开放载体和平台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宜昌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市商务局、宜昌海关、宜昌检验检疫局、猇亭区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省委、省政府和海关总署等部门汇报争取。今年11月25日,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局四部委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宜昌三峡等6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根据“四部委”批复意见,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批准建设面积为0.20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318国道、南至民富路、西至金岭路、北至民强路。
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项目位于宜昌市猇亭工业园区,紧邻318国道、云池深水港、紫云姚铁路、三峡机场和沪渝高速公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是具备水运、公路、铁路、航空多式联运条件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布置物流作业区、海关监管查验区、交易办公区和配套服务区,建设保税物流仓库、海关查验场、海关监管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综合服务楼、卡口等生产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物流作业量160万吨/年(仓储量80万吨/年),总建筑面积73556m2,其中:保税物流中心综合服务楼17215 m2,海关监管仓库2313 m2,保税物流仓库53253 m2。预计项目总投资5.8亿元。
目前,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近3亿元,其中综合服务楼、海关仓库主体工程已建成,1#、2#、3#海关仓库主体结构工程已完工。初步建立三峡区域内300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基本信息,并选定近百家重点进出口企业分级分类建立基本数据库,已同60多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下一步 ,市委市政府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提前做好正式运行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将成为宜昌新一轮对外开放开发的战略性平台。项目建成后,将以融合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的功能为基础,主要提供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出口退税、国际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物流信息处理等服务,对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扩大宜昌市对外开发度,促进宜昌市及鄂西以及三峡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快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此次同时获批的保税物流中心除了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之外,还有重庆南彭公路、成都铁路、昆明高新、腾俊国际陆港和伊宁等5个保税物流中心。
根据海关总署规定,保税物流中心分A型和B型两种。保税物流中心(A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