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凡
12月7日,本报刊登市城管、住建委等多家部门联合通告,将从本月起对城区违规占用地下停车场集中进行清理整顿,以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
该篇报道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截至12月10日,本报热线已接到城区多处居民小区住户反映,称地下停车场被用于其他用途,以及使用状况不透明等问题。
整顿通告一出 市民热议纷纷
8日上午,看到本报报道后,伍家岗吴先生来电反映,称自己居住的小区内地下车库被物业出租作为仓库,“业主的车没有位置停,只能占用地面道路。”
港窑路一处新入住不久的业主齐先生也反映,他刚刚搬进小区不久,发现小区负一楼被隔断用于物业办公用房和商业经营。为此他特地到高新区规划部门查询,对方告知该小区负一楼应当用于业主停车。
更多的读者则是反映小区的地下停车场使用不透明,而且并不是优先用于业主停车。西陵二路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常年被租赁给水果商户用作仓库,不对业主开放。
这些投诉的市民都表示,作为小区业主,既不了解所在小区的地下停车场规划用途,也看不到地下车库租赁的用途费用公示。
地下车库多成“糊涂账”
10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处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使用情况,发现不少地下车库使用情况复杂,产权运营也不明晰。而对于地下车库的争执和纠纷,在众多小区都曾经发生过。
在位于伍家岗区的南北天城小区,记者走进了位于二期的地下车库。该车库面积并不大,而且停满了车。
在车库入口处贴有人防工程标识,而部分车库面积被板材围起来形成了一处狭长的仓库,里面堆放着桌凳等杂物。有业主反映,该地下车库的车位十分紧张,不理解为什么还要将本就不宽裕的空间围起来出租。
对此,该小区物业邹经理告诉记者,此处地下停车场并非属于物业所有。“在我们入驻小区前就已经被当作仓库使用,费用也不是交给我们,而是代替该停车场的产权人收取管理。记者随后拨打地下车库门口张贴的缴费电话,却发现该手机已停止使用。
10日下午,在城东大道的一处住宅小区,记者看到位于负一楼的地下车库大门紧闭。小区业主告诉记者,从入住时该地下车库就一直租赁给水果商户,“晚上经常有搬货车辆出入,但就是不用于业主停车。”
在港窑路运河名都小区,记者看到负二楼的地下车库停放着多台车辆,而负一楼则被隔断,堆满了建筑材料。有业主反映,负一楼即将进行改造,为此业主们就其用途多次与物业交涉,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居民盼望使用更“阳光”
据了解,此次的整顿范围为宜昌城区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修建、配建的地下停车场,包括社会停车场、民用建筑配建停车场、专业运输单位的专用停车场。
这也意味着,只有被规划申报作为地下停车场的地下设施,才在此次清理整顿的范围之内。然而,对于许多市民来说,想知道该处地下工程的规划具体用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者走访了多家地下停车场,均未看到有具体的规划公示公告。
能否在城区的地下设施的门口都制作公示牌,标明使用范围和管理单位?绿萝路周先生提出的设想,得到许多小区居民的认同。
珍珠路冯女士表示,希望整顿地下停车场的同时,能够将地下设施的用途变的更透明。“不可能人人都去规划局、房管局查询,最起码要对这些车库的产权、用途、管理费用进行公示,让居民心里有数。
据了解,此前有伍临路居民向社区反映,小区的地下停车场被出租用于仓库。但经过查询得知,该开发单位已对地下停车场申报了停车及仓储等用途。对此,居民们觉得很不满意。
对于地下工程该如何使用,有没有使用标准?伍家岗一家在售楼盘的刘经理告诉记者,一般都是由开发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并没有硬性要求用于业主停车。“如果业主对地下车位有明确需求,最好在购房时先与开发单位和物业进行约定,或者看清楚物业服务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