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邵华)斑驳的土墙、破旧的被褥、简陋的门板……对于点军新村七组贫困户杨秀琴家的记忆,记者还停留在两个月前。然而,这一切,在10月20日完全改变了。
今年8月市直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新村开展走访,对211户(2014年建档立卡191户和新增的20户)进行了精准识别,最终确认了贫困户45户,94人。规划2016年脱贫19户,2017年脱贫26户。宜昌高新区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立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高新区25个职能部门“一对一”帮扶,各部门积极联动,与农户精准对接。10月20日,对口资助贫困户杨秀琴的公安分局领导送来米油等慰问品,了解到今年31岁的杨秀琴智力有轻度缺陷,视力也不好,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刚上小学,完全靠丈夫在附近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以前一直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坯房里,“下雨天晚上根本就不敢闭眼,屋顶漏水,土坯墙还时不时地垮下一块,吓得一家人心惊肉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杨秀琴一家的梦想。
“扶贫可以循序渐进,但危房不能等!”公安分局领导心急如焚,下午回局召开动员大会,现场即募集善款3.5万元。随后,又送来水泥5吨、预制板43块,10月28日,通知杨秀琴拆除土坯危房,施工队进场。在现场,记者看到,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新居初具雏形,镶嵌在层层叠叠的彩林深处,酷似一幅动人的水彩画。杨秀琴的老公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感谢政府感谢党,我们新屋还修了猪圈,明年开始可以喂猪子哒,到时候接你们来吃年猪肉!”
“要甩掉贫困的帽子,仅有财力帮扶是不够的。我们也不能做一锤子买卖,扶贫攻坚要不断推进。”第一书记胡鑫铭翻开一本本扶贫档案如数家珍。据了解,对口扶贫新村的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市委党校和市城管监察支队正汇聚多方之力,为新村搞基建、强规划、引项目,不仅有传统的资金扶持,更有技术扶持、项目扶持,努力为新村“造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