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廖嘉 高炜 实习生龙芳
12月12日,三峡大学和湖北中高级人才网联合举办了一场2016届毕业生校园供需见面会。进入年底,已到2016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季,在宜昌多所院校接连举办的校园专场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开始出现“两极分化”,要么直奔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闯天地,要么就宅在家里当“慢就业”一族。
大学生期待出去闯一闯
12月12日上午8点多钟,三峡大学体育馆门前已排起了长队,2016届毕业生校园供需见面会在此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应聘的多为三峡大学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16届应届毕业生,也有少部分已经毕业的三峡大学学生回来投递简历。
这次参会的招聘单位多为宜昌本地企业和学校教育机构,其中稻花香集团、北京链家地产总部、上海容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参会单位很受欢迎,高峰时桌前排队等候的人数多达30人。
学会计专业的研究生李同学告诉记者:“我是湖北人,但个人更倾向于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现在毕竟还年轻,感觉那边的机会更多,个人发展前景更好。”
水利与环境学院的郑小秋是2014届三峡大学毕业生,家住孝感,“我刚毕业时去了重庆一所大专院校做代课教师,总觉得一眼就可以看到十年后自己的生活,于是今年10月辞职了,这次来应聘销售岗位,还是想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出去闯一闯,最起码生命中不会留下遗憾。”
“毕业即工作”观念已变
在此次校招会上,生药、水电、土建等专业比较受欢迎,而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感觉就业面相对较窄。在招人要求上,“大方、好学、责任感强”几乎是各招聘单位对学生的首要要求。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王同学称,“刚出校门找的第一份工作,希望企业一定要有知名度,是正规企业,让我能在岗位上积累经验,如果找不到正规企业就业,就先在家呆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选好方向后再出发。”在现场,有此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慢就业”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路。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的汪同学告诉记者,如果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就业,会考虑先在家开个网店或者开个小卖部,“这也算是创业,起码能自己养活自己,然后还是会关注招聘信息,一旦有好的机会,再选择就业。”
记者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慢就业”(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慢就业”一族中既有对未来有所计划的(准备创业、准备公务员考试、参加技能培训等),也包括不急于就业而去增加阅历的群体。而在“慢就业”群体中,有的学生是理性就业,慢慢考虑人生道路;有的则是逃避就业压力,或者对前途一片茫然。
找工作热情为何不及往年
为了拓宽就业市场,宜昌各大院校的招生就业指导部门花了不少心血。今年9月,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的老师先后到广州、深圳、珠海和佛山等珠三角地区,走访了9家长期合作单位,又积极开拓、主动联系了13家以前没有合作的单位,希望在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各单位进一步深化合作。
但从三峡大学、三峡职院、三峡电院最近几场校招会看,每场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学生都只有1000多人。“感觉今年大学生找工作的热情赶不上往年。”湖北中高级人才网和宜昌市人才服务局有关负责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概。
为何大学生会出现就业不积极的状况,湖北三峡人才市场市场部经理刘灿和湖北中高级人才网负责人郝艳珍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现在的大学生主要为90后,家庭情况相对较好,所以很多学生并不存在找一个工作养家糊口的压力。二是现在整个经济环境并不是很景气,很多企业对人才的引进也没有以前那么急切,因此较好的岗位较少,加上大学生本身眼光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也不急于出手。三是现在很多政策和观念都支持创业,不少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难的尴尬,但就目前整体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主要以开小实体店、网店等小规模创业为主,大规模的创业很少。
“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
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杨学锋认为,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反映了现在的毕业生对工作的要求侧重与以往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情况。不过,杨学锋同时指出,“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短期的‘慢就业’可以暂时缓解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压力,但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慢就业’不等于啃老和浪费青春,年轻人还是要趁这段时间多充电。”
杨学锋表示,新一代的求职者目前以90后为主,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单位提供的环境待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这也是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体现。当然,在当今市场化的条件以及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通过市场匹配合适的岗位往往需要更多时间,因此部分毕业生做出延缓就业、继续深造或者灵活就业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杨学锋认为,社会、政府、家庭有必要注意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积极改善就业环境,帮助年轻人尽早实现满意的就业,避免劳动力的浪费和长远的不利影响。而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在“慢就业”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增强就业竞争力,“年轻并不是一种资本,年轻并且努力才是一种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