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火:
外卖车“入侵”宿舍
昨天中午12点整,记者在三峡大学欣苑学生公寓门口看到,短短15分钟内,就有9辆小电动车驶来,有数十名学生领走自己订的外卖。记者观察发现,在公寓大门口,有值班人员值守,凡是送外卖的电动车都只能停在门外,然后电话通知学生下楼自己领取。也有少部分“蛮横”的电动车径直驶入公寓,将外卖直接送到学生手中。
三峡大学土建学院学生胡兴意的手机里装着3个外卖APP,有“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等。胡兴意告诉记者,外卖一般中午吃的比较多,像下雨天、特别冷的时候,同学们多会选择订外卖,“主要是图省事,宅在寝室不想出来,就在网上点餐送到门口,很方便。”另外,如果上午第四节有课,班上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都会用APP提前订餐,因为下课后再去食堂人多,座位也难找。
记者了解到,用APP订外卖,带肉的套餐一般在10元至15元,分量还很少,而如果在学校食堂就餐,7至8元可以吃得很丰盛,分量也足。虽然外卖的价格比食堂贵了一倍,但还是有很多同学热衷订外卖。
昨天中午,记者在三峡大学校园内随机问了50个同学,有90%的同学手机里都装有外卖APP,“我们偶尔会叫外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食堂就餐,点外卖有时是过了就餐时间,有时是为了换个口味。”文传学院一位男生说道。
问题多:
卫生和安全都有隐患
外卖风靡校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有同学告诉记者:“有些外卖店根本没有执照,随便租个地方就制作,卫生状况无法保证。”胡兴意称,他有一次点外卖发现汤的味道明显不对,好像是前一天做的剩汤,最后他把饭菜都倒了。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同学点过外卖,但对外卖食品的安全性大都没有信心。文传学院的德吉措是来自于青海的一位藏族女孩,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吃外卖。她告诉记者,由于胆囊和肠胃不好,她对食物比较敏感,有一次吃了外卖之后,肚子疼得要命,还去了医院,之后再也不敢点那家外卖了。
记者了解到,三峡大学校园周边有很多餐馆都加入到APP订餐平台。昨日中午,记者跟踪一辆送外卖的电动车来到校园外的西苑小吃街,这里有很多商铺和小推车,很多餐馆都打着各种外卖APP的二维码,其中部分小餐馆就在露天炒菜,没有任何防蝇防尘设施。
除了食品卫生不放心外,送外卖的小哥骑着电动车在校园内横冲直撞,还曾造成交通事故。住在欣苑学生公寓的罗昕同学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开车门时突然冲出一辆转弯的踏板车,送外卖的小哥被撞倒在地,所幸受伤不重,双方私了。不少同学反映,送外卖的小哥骑车都特别快,可能是订餐的同学催时间吧,看到过很多次外卖小哥转弯不注意减速被摔倒在地,有的还撞了人或车,很不安全。
做引导:
校方发布健康饮食倡议
针对外卖进校园存在的隐患,三峡大学后勤集团也发布了相关规定:严禁外卖人员上楼进入学生寝室。“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学生住宿安全,但学生点外卖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学校不能阻止,外卖的卫生水平良莠不齐,给学校安全管理又带来了很多困难。”该校后勤集团一位老师说。
对外卖意见大的还有宿管阿姨,她们反映有的同学将吃过的饭盒丢在楼道,有的饭盒漏油,给清洁打扫带来麻烦,还会滋生细菌,对住宿环境造成影响。
昨日下午,三峡大学后勤集团在全校发布《健康饮食倡议书》:“拒绝一切不明来源、没有食品安全保证的外卖;为了自己的健康,多在食堂就餐,并呼吁身边的同学也一起行动起来,养成健康卫生的良好饮食习惯。”
校方希望通过宣传引导,让学生们提高食品安全自我防范能力,共同维护校园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