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90后年轻人拍宣传片记录环卫工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   2015-12-17 09:19:01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城市美容师”理应受到尊重

  “一个纯洁的灵魂,甘愿与肮脏为伍,用他们的汗水与泪水,换来这个城市的美,为他们致敬——环卫工。”在网络,一段三分四十九秒的短片戳中无数网友的泪点。片中的主角不是光环与鲜花簇拥的明星大腕,而是宜昌一位平凡而普通的环卫工人。短片以充满温情的视角,生动地呈现了环卫工人工作和生活的日常,许多镜头真实再现了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苦、生活的不易和面临的各种危险与困难,让不少网友唏嘘不已,感动落泪。

  在宜昌美客科技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这部宣传片的制作者,@Karim、海涛和熊莹。此时,三个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正围坐在小白板旁,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即将拍摄的公益片布局。谈及这部历时一个多月跟踪拍摄、完全自费制作的宣传片,团队负责人@Karim笑着坦言,拍摄的初衷源于自己的“愤青”情结。

  “常常看到有环卫工在打扫卫生,结果有人就随手乱扔垃圾,完全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Karim表示,每每当他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感到气愤,却又无可奈何。直到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环卫工因为清理垃圾而被撞身亡的新闻,内心受到震动,而迸发出一种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的强烈感觉。

  “或许,记录他们的辛苦与不易,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认知和感受,才能唤醒多数人对这些‘城市美容师’的尊重、理解和包容。”@Karim说。萌发这一念头后,他暂停了手头上的工作,开始制定拍摄方案、构建镜头脚本,同时奔走于环卫部门,与拍摄对象——环卫工人们耐心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而当拍摄工作正式启动时,@Karim和他的团队却发现事先准备的脚本文案根本用不上。

  “真正走近了解他们,才发现我们之前的设定与想象是多么苍白。环卫工的苦与乐、爱与痛,比任何编纂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策划者之一的熊莹如是说。为此,他们干脆放弃准备了好几周的文案脚本,临时决定随意跟踪拍摄。

  他们同那些镜头中出现的环卫工一样,在城市陷入寂静的时候动身出发,在喧闹繁华声中疲惫归家。他们扛着器械,晚上拍摄,白天剪辑。镜头里,51岁的环卫工陈国荣啃着冰冷的馒头,布满褶皱的面庞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原来有些商铺还免费让我们用微波炉,现在可能觉得麻烦,没让了。”

  摄影师海涛说,这些环卫工每天凌晨两三点出门,工作七八个小时,清扫维护的范围有5000平方米,往往等到工作完成,带来的饭菜早已凉透,而他们只能吃着冷饭冷菜,大冬天也是如此。“让人心酸。”海涛说。

  比起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艰辛,更让三个拍摄者动容的是这份工作所面临和存在的危险。拍摄中,陈国荣聊到同为环卫工人的老乡时说:“早上还一起出门的,晚上回来人就没了。”聊起工作中车祸身亡的老乡,一向坚强爱笑的她在镜头前流泪了。

  “我就是希望,能一起出去,再一起回来。”环卫工陈国荣简单而质朴的心愿令三个年轻人热泪盈眶。“或许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环卫工的辛劳,谁曾了解辛苦之上更有生命之忧。”@Kraim如是说。

  “希望通过拍摄环卫工的真实情况,传达环卫工的真正诉求,让大家正视环卫工,关注这个群体。让他们冬天能吃口热饭,夏天能喝口凉水。”他们表示,会继续拍摄更多的公益片,挖掘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群体不为人知的一面,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城市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李芷桦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