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100方遭质疑
1200户建房审批卡壳,办证咋这难?
18日,由宜昌市纪委、宜昌市纠风办主办的第八期电视问政聚焦住建系统,问政主题为一张“纸”的麻烦,市住建委主任吴刚、点军区住建局局长赵长喜、中燃公司总经理刘福海接受问政。片中反映了猇亭区一位80多岁老人为了报装天然气,跑了两趟,等了半个月都没结果。面对八旬老人的遭遇,吴刚表示“很惭愧”。除了用气“受气”外,点军区1200多户新房的审批手续也卡壳了,面对难题,三位一把手从容应答。
问题一:
办个证咋这难
1200多户房屋成“无证房”
短片:
日前,记者接到土城乡一村民报料称村里新建的房屋都办不到手续。11月5日,记者前往土城乡茅家店村,采访了近20户村民,其中十多户因土房年久失修才新建房屋,可如今新房早已建成,审批手续还没批下来,村民们的说法也得到了茅家店村村委会主任的证实。所有2014年以后的新建房屋都没有《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证书》,而这“两证”又恰恰是农村建房必备手续。桥边镇建环中心主任胡华昌称,从2011年到目前为止,1200多户都没有办手续,含危房改造。
主持人:这个手续到底卡在哪里?为什么办不下来?
赵长喜:刚才片子中反映的土城乡茅家店在王家坝水库旁,该村一、二、三组在水库水源保护区内,这个区域内是禁止建房的。刚才反映的村民都属于限制建设区,一个是引用水源保护区,一个是集镇规划控制区。对于限制建设区,我们有严格的程序,首先需要建房人申请,村居委会审查,乡镇审核,农村个人建房管理领导小组现场组织查勘,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审批,最后在规划土地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主持人:审批流程是不是由住建部门来管?
赵长喜:根据《湖北省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在乡村规划区内建设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由规划部门办理乡村规划许可证。
问题二:
联席会议难“开”
农村个人建房审批“停摆”
短片:
记者从土城、桥边等乡镇了解到,点军区政府2014年出台了一份《点军区农村个人建房管理办法》,该办法修改了农村个人建房审批流程。按照新办法,在规划部门与国土部门审批之前,需由住建部门牵头组成的“点军区农村个人建房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召开会议,取得会议纪要并备案盖章之后,再报规划部门与国土部门审批。桥边镇建环中心主任胡华昌称,把各部门召集起来开会非常难。土城乡副乡长王和平称,第一次备案是2014年12月份,点军区城乡建设住房管理局有备案文件,其余都没有。
主持人:文件下发后,为什么仅成功备案过一次?
赵长喜:2015年共组织各部门召开联席会议5次,现场查勘9次,发布会议纪要,审批限制建设区建房户216户。
吴刚:住建部门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一种意见,到底是否符合建房要求,村民并不知晓,还没有拿证,村民们就开始建房了。下一步,我们要加强信息公开,对这1200多户没办证的农户,我们组织专班逐户甄别,符合条件的要完善相关手续,不符合条件的,我们逐一回复。
问题三:
老人报装天然气
苦等半月不审核
短片:
11月24日上午,83岁的李爷爷带着证件来到市中燃公司,这是他第二次来报装天然气。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后,告知他回家等消息。李爷爷告诉记者,他住在猇亭区磨盘溪附近,等了半个月还没等到工作人员上门。原来李爷爷申请办理的是“65岁以上独居老人优惠政策”,根据该政策,初装费可以打7折,但申请之后,中燃公司必须先上门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政策。服务窗口流程上明确写出:宜昌中燃公司安排在10个工作日内现场勘测,判断用户住房是否具备安装天然气条件,并告知申报市民是否符合申办条件。
吴刚:面对李爷爷,我非常惭愧。供水供气关乎民生,也是住建委行业监管的内容之一。80多岁的老人半个月内两次去窗口,但要求提供的证件资料比较多,老爷爷确实不知道。
主持人:这位82岁的老爷爷什么时候能装上天然气?
刘福海:我们会尽快核实情况,抓紧办理,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节前让老人用上天然气。
问题四:
购买天然气有上限
不能超过100方
短片:
11月24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民主路的宜昌中燃西陵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充值天然气有100立方的上限,市民每次充值不能超过100立方。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杨岔路的宜昌中燃公司办事大厅,得到的答案也是一样。据了解,目前城区除了部分老旧小区外,大部分天然气用户使用的都是天然气芯片卡进行充值,而城区仅有民主路、杨岔路两个充值点,加上100立方的充值上限,对不少距离较远的用户来说确实很不方便。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限购规定?其他城市有类似的规定吗?这是不是霸王条款?
刘福海:这个不是霸王条款,限额充值给老百姓带来不便,但我们正在逐步完善服务体系。
主持人:充完值后,难道就没有查询终端可以查余额吗?
刘福海:市民在柜台上看不到充值金额和余额,但回家以后可以在自己的表上面查到。今后,我们将在柜台设置一部电脑,方便市民查询。
(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吴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