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火爆:“淘宝”市民络绎不绝
19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三峡文玩城时,看到各个走道里,来自各地的商家已经摆起了长龙,不少市民已经赶早过来“淘宝”。
交流会现场,还有宜昌新疆和田玉的专场展示会。记者看到,这些温润的和田玉,隔着玻璃幕墙,依然熠熠发光,但售价大多也令人咂舌——动辄数万元乃至上百万元,其中豌豆大小的玉石也是上千元一粒。
“卖多少是其次,重点是展示和宣传。”有“新疆玉王”之称的安尼瓦尔·吐尔地告诉记者,展会期间将以展销、拍卖、专业推介等多种方式向市民朋友宣传、普及和田玉专业知识,让广大宜昌市民能够近距离地领略原产和田玉的无穷魅力。
“这确实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正在挑选文玩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文玩交流会18日开始后,他已经到这里来了几趟。
专家鉴宝:宜昌民间宝贝真不少
为满足宜昌广大藏友的鉴定需求,本次文玩交流会的主办方特邀请到国家级鉴定专家陈丙群、付喜龙、石一麟3位老师前来宜昌为市民朋友免费现场鉴宝。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请3位专家鉴宝的市民排起了长队,需要提前取号预约。
“宜昌的民间宝贝真不少。”一位市民拿来一件器皿,付喜龙通过鉴定,认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生产的一件景泰蓝,当时都是用于出口的,目前市场价在数千元。
“这一件还比较普通,是入门级的。”付喜龙说,一天多来,已经为100多位市民的藏品进行鉴定,其中精品不少。
付喜龙介绍,第一天,一对宜昌的老夫妇带来了3件藏品。一件是元代的青花执壶,另外两件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小罐和高颈瓶。青花执壶用的是苏麻离青料,龙纹十分漂亮,龙须都做出来了,用料和做工都是一流,光彩照人,非常出彩。这对夫妇称,这件青花执壶已经收藏了好几代人了。付喜龙告诉记者,有文化再加上悟性才能成为好的收藏家,这对夫妇在这方面有很高的悟性。他鉴定文物20年,这件元代的青花执壶,的确非常打动人,实属精品。
“现在的收藏家以年轻人居多,他们收藏的不仅限于艺术品,还包括古玩杂项。”付喜龙说。
专家提醒:市民收藏要量力而行
“宜昌民间收藏日益火爆。”三峡文玩城副总经理廖伟介绍,目前在三峡收藏家协会注册登记的就有600个个人和单位,目前三峡文玩城一共有68家商铺,最好的年销售近两百万,差一点的也有几十万。
目前就宜昌的情况来说,收藏热点包括传统瓷器、青铜器、“文革”时期的物品、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以及文玩首饰等等。
而收藏以前主要集中在礼品市场,差不多占了80%以上。目前则主要是个人穿戴市场,比如翡翠、和田玉、蜜蜡等等,蜜蜡价格涨得最快,5年前一克只有二三十块钱,现在已经是300元左右。
廖伟称,真正的收藏和普通的把玩有很大的区别,比如黄花梨手串,如果作收藏用,必须直径在两厘米以上,而且花纹对称,价格和普通的区别很大。
目前,收藏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手段和渠道,高端稀有独特的高精尖商品,依然受到追捧。但廖伟同时提醒,市民收藏一是要心态好,即除了“捡漏”,还要做好“打眼”的准备;二是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藏品;第三要不断学习,多向行家请教,多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本报记者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