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松木坪村两年23%人口摘掉“贫困帽”
本网讯(记者曹阳,通讯员肖永奎、刘宇)“家里的新房正在建,希望能早点住进去。”12月28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松木坪村三组村民任丕清来到村委会,与村干部商量新房建设的细节。
任丕清家的房子是老旧木板房,家庭年收入仅五六千元。松木坪村类似的贫困户还有60多个,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市扶贫办、市住建委、国贸集团等多部门帮助筹集资金,通过集中式扶贫搬迁建设新房,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
松木坪村属于“五峰重点贫困村”、“宜昌市市级特困村”,是市委常委刘学甫扶贫联系村,也是市水利水电局对口帮扶村,部门支持、各界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在高山之巅奏响了一曲精准扶贫的大合唱。
从2014年至今的短短两年,该村共筹集1326.8万元资金,启动实施18个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解决了630人的饮水难、520人的用电难、347人的出行难,全村人的看病难;资助21名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帮助80个农户告别了危房,全村已有60个农户140名群众摆脱了贫困。
扶贫部门、驻村工作队先后筹资1326.8万元,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完成8公里道路硬化;沿村级主干道新建72个错车台,两个候车棚以及部分安全护栏;积极实施安全饮水项目,新建维修520立方米的集中供水池,新建77口分散供水池,铺设供水管网4万余米,全村村民吃上了安全水。同时,该村筹资建成了1个甲级卫生室,新增供电台区3个,实现了光纤到村,40余户用上宽带。
按照培育主导产业、扶持产业龙头、建设产业基地的思路,该村产业大户两年创办3个产业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近百个农户发展中药材、蔬菜等产业。2014年,该村建成600亩中药材产业基地,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80万元;2015年,该村建成独活、贝母等标准中药材基地1000亩,可为药农带来现金收入300万元,中药材已经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以药为主、烟菜为辅”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同时,该村坚持长短结合,短期以中药材为主,长期以高山生漆为主,最终将建成1600亩中药材基地、5000亩生漆基地,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