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本网讯(记者曹阳,通讯员徐绍东、马彦金)昨日记者获悉,国家林业局日前正式批复:湖北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是我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宜都市西南部,八百里清江下游处,范围涉及高坝洲镇白鸭垴和五眼泉镇石门两个村7个小组,总面积约1239.5公顷,2011年3月25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5月14日,接受国家湿地公园专家组实地考评验收。
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累计投资2.5亿元,突出抓好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科研监测、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产业发展,创新实施了沟谷多级人工湿地系统工程,深水型湿地恢复及湿地产业示范基地系统工程,完善了以大鲵养殖为主的湿地净水特种养殖产业系统、网箱无饵立体种养的鱼菜共生系统,以及湿地旅游产业循环利用系统,打造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湿地石林”品牌,建成了清江水上智慧花园及杨守敬书院等多处生态科普旅游景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由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及周边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湿地,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独特的湿地保护恢复及湿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为长江中下游湿地治理工作提供了示范与样板,也为国内外大型水库、库塘、河流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成功范例。
据悉,湿地公园境内现拥有植物151科481属777种,两栖动物3科7种,爬行动物7科19种,鸟类33科106种,蝶类8科81种,千只以上的白鹭群居区3处,园内多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