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宜昌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闪亮的履职答卷:召集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1次,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召开主任会议14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25个,开展专题询问2次,对9个单位进行了专项工作评议,对3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作出决议、决定24项,组织视察、专题调研9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1人次。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努力坚守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圆满完成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履职行权更加关注民生,监督“一府两院”更加科学有力,服务代表履职更加务实有效。
这一年,注定是宜昌人大史册里浓墨重彩的一年。
胸怀大局,主动担当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人大工作应该大有可为,必须大有作为。一年来,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担当推进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高位助推重大战略。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三峡城市群”建设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深入调研,并通过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人民日报内参》等多种方式,积极争取全国人大、省人大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三峡城市群”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初稿,正式成为省级战略,并积极争取推进这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组织在宜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将三峡综合运输枢纽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建议》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建议进行督办,已被纳入国家战略省级实施。
——全力服务大城建设。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对城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视察,就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建议。认真督办常委会组成人员关于宜昌高新区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大城建设的产业支撑作用。听取审议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依法管理城市水平、推进“智慧城管”建设等意见。
——强力督促转型发展。听取和审议关于推进经济稳中求进、转型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要深入研究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推进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加强对旅游新区发展情况的调研,努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听取和审议了对台工作情况的报告,努力营造关心、重视、支持台企发展,依法保护台商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加强对质量强市工作情况的调研,积极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核心战略的实施。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调研,推动农村土地依法、有序、规范流转,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
——强化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加强对“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的调研,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首次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邀请代表参与预算审查;首次听取和审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预算法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首次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先后两次作出批准市人民政府调整预算的决定,批准将2015年棚户区改造委托代建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管理。
法治引领,尽职尽责
人大及其常委会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负有重要使命。常委会把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任务,积极唱响法治主旋律。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决议,动员全市上下积极投身法治宜昌建设的新实践,打造全国同类城市依法治市示范区。先后对环境保护法、档案法、森林法三部法律法规在我市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实施和改进相关工作的建议。对动物防疫法在我市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促成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程和工作机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4件,接受报备1件。对湖北省集体合同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城区“礼让斑马线”等开展视察。
——严格督促法治实施。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行政情况的报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加强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民事审判工作、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情况的监督,积极支持“两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把人大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和监督选题的重要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834件(人)次。依法开展专项工作评议,评议效果在《人民日报》上以《宜昌人大专项工作评议整改见实效——六天出台一揽子惠民新政》为题进行了报道,实现《人民日报》连续8年推介我市人大工作经验。
——精心筹备地方立法。组建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成立了立法顾问组,首批聘任11名立法顾问;与三峡大学合作共建成立宜昌市地方立法研究院;精心挑选立法专业人才,举办地方立法知识讲座;派员参加全国、省人大立法工作培训。审议通过《宜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草案)》、《宜昌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草案)》,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正在制定。组织召开市直部门立法需求调研座谈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计划建议项目,制定了年度立法计划。11月中旬与三峡大学联合承办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暨地方立法研究会2015年年会,专题研究探讨立法法实施和地方立法的理论与实践。
关切民生,不遗余力
坚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常委会抓住民生和权益保护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监督工作,努力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铁腕推进生态保护。审议通过《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依法作出《关于加强城区生态红线保护的决定》,督促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城区生态功能红线、大气环境质量红线和水环境质量红线实施严格管控,将生态红线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大规模检查,同步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项工作报告。继续推进2014年三项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的同时,又开启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沙河流域综合治理、滨江公园中段整治新的三项整治模式,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已淘汰黄标车13066辆,滨江公园中段改造工程于10月下旬动工,已经完成亲水步道、一马路节点、胜利四路节点及马道铺装及绿化工程,投资80亿元的沙河片区治理项目也于年底正式开工。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作出关于将运河水体及两岸绿地纳入永久性保护范围的决定,对运河两岸公共绿地实施永久性保护;同时,根据城市建设和文化保护的需要,作出《关于同意市人民政府按照议案所提方案占用部分沙河水域和五龙山体的决定》和《关于古佛寺修复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占用儿童公园部分用地的决定》。
——多措推进安居工程。听取和审议关于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房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督促推进安置房建设。认真督办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快城区棚户区改造的议案》,重点推动“3线5片24个项目”实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深入推进教育发展。听取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强调要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民生”的意识,积极探索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跟踪监督全市特殊教育工作情况,催生出台《宜昌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等政策性文件,全市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从上年的78.2%提高到85.1%。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扶贫责任,加大对扶贫联系村的帮扶力度,圆满完成第一轮帮扶任务。听取和审议三峡后续规划一期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规范管理等建议。对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开展深入调研,帮助民族地区找准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服务代表,激发活力
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潜力在代表。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代表工作制度建设,切实做好联系代表、服务代表的各项工作,有效提高了人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了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作用。
——强化代表履职保障。先后两次组织近百名市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赴北京、深圳全国人大培训中心进行培训,提高人大代表的理论水平。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评议、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全年参加常委会组织的集中活动的代表达200多名。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创促”主题实践活动,全年共提出好建议2000多条,引进好项目560个,推广新技术220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730多个;进园区访企业、进工地访项目1100个、进市场访客商760户。11月,组织近百名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进行了述职。
——强化议案建议督办。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对上年度未办结建议进行跟踪督办,对闭会期间代表建议进行及时督办。一年来,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315件,上年结转建议63件。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全部办理结束,问题解决率达到63.81%。通过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宜昌发展的难点问题,有效调动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强化开展“创促”活动。按照“坚持、完善、提升”的要求,继续抓好“创促”活动,使活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特色化、品牌化,被评为“市直机关十佳服务品牌”。10月28日,成功举办第四次“人大代表宜昌行”活动,来自澳大利亚和全国7省市的38家企业,与宜昌13个县市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和投资合同39个,协议投资金额271.9亿元。
——强化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设。常委会把搭建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网络信息平台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人大制度与时俱进、推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精心制定人大信息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路线图,认真组织实施,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即将上线运行。
严实作风,开拓前行
常委会坚持解放思想、求实奋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理论学习有新提高。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从严从实要求贯穿到人大工作方方面面。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干部开展各项学习活动,举办“人大讲堂”23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转化为市委重要决策。
——工作作风有新转变。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努力做到人大工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聚焦常委会会风建设,在全省市州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常委会会风建设的意见,严格规范请(准)假制度、缺席统计考核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若干意见,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心发言人制度,加强对审议发言的考核,审议质量明显提高。常委会加强会风建设的举措得到市委充分肯定。
——上下联系和对外交往有新气象。配合全国、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和立法调研15次,对4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等宣传活动。召开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3次,支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民族立法工作,上下联系更加紧密。接待美国美亚基金会美国会助手团、巴哈马议会议长来宜访问,授予贝瀚青先生宜昌市荣誉市民称号,较好地发挥了地方人大在对外交往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
——机关建设有新进步。细化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机关管理更加规范。加大对人大机关干部的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力度,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改善人大机关干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队伍建设更富活力。成立人大摄影书画院,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文化生活更加活跃。
回首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点点滴滴,我们无比自豪,展望2016年人大工作的工作目标,我们信心满怀!
“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充分利用人大工作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和风清气正、人心思进的政治生态,凝聚起全社会同频共振的强大意志和磅薄力量,推动全市‘十三五’规划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促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黄楚平同志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言犹在耳,推进“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贯彻实施,加快“大强优美”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市人大常委会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16年,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必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提振精神,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我市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