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连日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宜昌团代表们,热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热议宜昌发展面临的黄金机遇,满怀信心展望美好未来。
一时间,浩荡东风起。宜昌发展,再次迎来风物竞长的春天。
新理念
1月27日上午,省长王国生来到宜昌代表团,亲切看望慰问各位代表,并与大家共同讨论审议。
而在26日下午,省委副书记张昌尔也来到宜昌代表团,参加讨论审议,为宜昌加油鼓劲。
记者注意到,新理念成为审议中的关键词。王国生殷切寄语宜昌,要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抓住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做好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加快建设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
“宜昌潜力巨大,要瞄准经济总量占全省15%的目标奋进。”王国生说。
“希望宜昌当好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标杆。”张昌尔说,宜昌在这方面有重要经验,要打造成全省践行发展新理念的示范区。
带头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成为省委、省政府对宜昌寄予的厚望。
“两位省领导的讲话情真意切、生动深刻,站在全省发展战略高度,对宜昌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饱含对宜昌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望。”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主持会议并参加审议时强调,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把宜昌的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好,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为全省实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目标贡献更大宜昌力量。
新理念,新要求,新动力。省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说:“宜昌将按照省‘两会’部署,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以宜昌之‘进’之‘稳’服务全省之‘进’之‘稳’。”
新机遇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16次提及宜昌。
尤其是在湖北“十三五”谋划及今年重点工作部署中,从厚植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高度,(下转第二版)
给宜昌在发挥“一主两副”战略带动作用、建设三峡枢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襄荆宜高铁、申报中国(湖北)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推进三峡城市群建设等方面赋予新使命、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宜昌正迎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三峡工程后续规划实施等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一定要瞄准更高的目标定位、树立更高的发展标准,在更高平台和更大范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王国生说。
前不久举行的市“两会”,描绘了宜昌发展蓝图。黄楚平说,“十三五”是湖北和宜昌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面对机遇更多、挑战更大、任务更重的“十三五”,宜昌从全省全国全球大势审视定位,完善形成了“135”战略体系和“两个率先、两个进位”奋斗目标。
“宜昌将借力省‘两会’东风,紧紧围绕宜昌蓝图,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实力宜昌、生态宜昌、智慧宜昌、活力宜昌、法治宜昌、幸福宜昌。”黄楚平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事业,要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新动力
新机遇,新动力。
“宜都将争当全省首强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建成全面小康县市,打造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全国县域治理现代化样板区。” 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接受采访时,提出更高远的一流目标。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中,宜都经济社会大发展,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蝉联进位,成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之一。
全省首强,宜都再启航。
而对于坝上库首秭归来说,同样动力十足。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连续第三年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了解到,2014年11月,省委、省政府把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上升为省级战略。
省人大代表、秭归县委书记卢辉充满信心地说,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已累计完成总投资约23.46亿元,当前园区正抓紧建设宜昌港秭归港区茅坪作业区二期工程、疏港大道及综合管网配套工程和货运中心大楼工程,交通物流区力争于2016年投入运营。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三峡城市群建设。“无论从地理位置、经济实力,还是从城市影响力、文化包容性来说,宜昌具备成为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条件。”省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建议,“十三五”时期,宜昌要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提升互联互通的能力,打造三峡城市群中心城市。
记者 刘紫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