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自林 通讯员李平 宜都市聂家河镇弭水桥村7岁女孩琪琪,从一出生就屡屡面临不幸:父母因涉毒双双入狱,爷爷去世,只留下她和奶奶相依为命。 虽然生活过得十分困难,但琪琪却异常乖巧懂事,比同龄孩子多了一份成熟。幼儿园老师家访时,发现了孩子的一切。随即,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募捐。琪琪的遭遇引发同情和关注,好心市民纷纷伸出了援手。 小女孩屡遭不幸 生活中乖巧懂事 1日上午,宜都市聂家河镇渔洋河幼儿园大班老师张书仪带着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品,再次来到琪琪的家中。 “张老师好。”看到张书仪和记者一行来到,正在院坝另外一头踢毽子的琪琪赶紧跑了过来。琪琪凑到老师身边,始终咧着嘴,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开心地笑着。 琪琪是渔洋河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从她一出生,生活中就伴随着诸多不幸。父母在2008年通过打工认识,母亲是湖南人,2009年生下琪琪。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通过勤劳苦干,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父母却双双沾上了毒品。 据琪琪奶奶介绍,因为涉及贩毒吸毒,琪琪的父亲被判刑15年,目前已经执行3年。母亲被判刑3年,去年7月出狱。后来,爷爷去世,家中就只剩下琪琪与奶奶相依为命。 生活上的不幸,反倒让琪琪更加乖巧懂事。 张书仪说,琪琪比同龄段孩子多了成熟。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同学的鞋带脱落,她会主动上前帮忙系。有的孩子衣服拉链开了,她会主动帮忙扣好。 一次学校搞文艺表演,老师给琪琪扎头发,可能用力有点大,琪琪的眼泪流了出来。“弄疼你了吧,对不起,老师轻点啊。”老师意识到自己用力太大。“老师,我不疼。”琪琪的这句回答,让老师心里一暖。 “没想到琪琪这么懂事。”张书仪回忆说。 与奶奶相依为命 找力所能及的事情干 在家里,琪琪是奶奶的好助手。虽然她还很小,但总会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干。下地干农活时,琪琪总要在奶奶身边帮忙干一些小事。更重要的是,奶奶对琪琪很放心,日常生活方面少了很多操心。 琪琪的母亲出狱后一直在宜都市工作谋生,中途回家看过几回琪琪。半个月前,琪琪的母亲回到家中,只留下一句要回湖南老家的话。 “没有她的联系方式,她也没说到底还来不来。”对于琪琪母亲,奶奶几乎不再抱有回家的希望。 琪琪家中两层小楼是14年前爷爷盖的,旁边是柴火屋兼厨房,屋内屋外收拾得异常干净。堂屋正中间的墙壁上贴着3张奖状。桌子上还放着琪琪的期末成绩单,每项成绩都是“A”。老师的评语写着: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乐于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同时还能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是琪琪认为最骄傲的事情,一有客人到家,她都会拿出来“炫耀”一番。 “这个家要是孩子的父母争气,日子肯定会过得红红火火。”村支书刘大卫说,村里为他们办理了低保,现在每月能领到220元。只要有政策上的扶持,村里会优先考虑他们。 目前琪琪家里还有些茶叶地,每年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柑橘树由于缺少劳动力,几乎没有收入。幼儿园在了解到琪琪的家庭情况后,减免了部分学费。 一个月前,家里杀了年猪,100多斤猪肉,奶奶卖了一半,这是琪琪明年的学费。开春后的种子化肥钱,目前还没有着落。说到这些,奶奶不停地抹眼泪。琪琪则慢慢靠到奶奶身边,双眼望着奶奶,伸出小手放到了奶奶刚抹完眼泪的手上。 老师家访发现真相 朋友圈发起网络募捐 发现琪琪这些遭遇的人,正是她在幼儿园的老师张书仪。1月20日,张书仪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对每个孩子进行家访。在琪琪家中的半小时,让张书仪流下了眼泪。随后,她将琪琪的遭遇发到了朋友圈,发起了网络募捐。 “这是中午家访时拍下的照片,这个孩子今年7岁,是大班的学生。孩子乖巧懂事,当时她跟奶奶在地里干农活,已经12点了,孩子和奶奶还没有吃午饭。我将一个苹果和一盒饼干给了孩子,或许这就是孩子的一顿午餐。孩子和奶奶相依生活在一起,孩子父母因涉毒获刑,家里的生活来源仅靠一亩多地和几分茶园。奶奶说:一般在地里我会干上一天,午饭是可以不吃的,节省下来可以给孙女上学。”张书仪的朋友圈这样图文并茂地写到。 张书仪回忆,当时她提出拍一张照片,奶奶连忙给孙女和自己整理整理衣服,将孙女身上穿的罩衣脱了下来。孩子穿的依旧是那件每天上学都会穿的拉链坏了的薄棉袄,孩子的耳朵和脸都已经冻破,手冻得通红,裤子也短很多。张书仪心疼地摸着孩子的脸和耳朵问她疼吗?孩子坚强地笑着说:张老师我不疼,就是有时候会痒。 张书仪发起了募捐,希望自己的朋友们能帮帮这个孩子。朋友圈一发出,好友们纷纷留言。同时,各种捐助也找到了张书仪。新衣服、书本文具、玩具和奶粉等转交到了张书仪的手中。 记者当天赶到时,已是10天内张书仪第三次上门送东西。 张书仪说,好心人能伸出援手,这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就能多享受一些温暖。如果您想帮助琪琪,可以与张书仪(电话:18008607089)或本报新闻热线6233333取得联系。 7岁孩子没我们想的那么坚强 本报评论员 喻植桃 爸爸入狱,妈妈离家失去联系,7岁的琪琪与奶奶相依为命,琪琪的不幸令人叹息;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琪琪已经在帮奶奶做农活,琪琪的懂事让人欣慰又更生怜悯。 好在琪琪身边有一群善良的人,老师知道琪琪的处境后,在朋友圈发起了募捐,并送去了关怀。村里也为琪琪及奶奶办理了低保。 7岁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为孩子的懂事赞叹,但她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坚强。 虽然有奶奶无微不至的关爱,但她会想爸爸想妈妈。她有着孩子爱玩的天性,白天会踢毽子玩耍,但总会有那么一刻,她会盼望妈妈出现在村口,给她拥抱给她惊喜。等她慢慢长大,相依为命的奶奶也老了,她会为未来忧虑,学费怎么办?谁来陪伴她? 她既需要物质的帮助,更需要心灵的安抚。善良热心的人们因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只能给她带来短时的关爱,持久而稳固的、制度性的呵护才是琪琪及类似琪琪这样的孩子最需要的。 宜昌市社会福利院康乃馨社工中心有一个“一路有我·牵手西陵区‘事实孤儿’成长计划”的项目。“事实孤儿”是指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是由于家庭监护缺失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这一项目通过招募爱心家庭,为这些孩子带去家庭关爱与温暖。爱心家庭每周给孩子至少打1次电话;每月至少与孩子见面1次;每季度至少带孩子外出1次;每半年至少陪孩子参加1次社工组织的主题活动;每年至少满足孩子1个微心愿;服务至少能维持1年。 目前这一公益项目主要针对西陵区的孩子。如果各地的福利机构都能开展类似的活动,那么琪琪的成长,就不会那么令人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