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李明 91岁的宜昌老人代会纯春节后就将告别不足30平米的“蜗居”,搬进一处56平米的二居室新家。为了支持宜昌建设快速路,她位于城区东山大道93-4号的房子面临拆迁。在获得24万余元补偿款的基础上添了10万余元,换上了“大房子”。说起小屋换大房,代奶奶昨日告诉记者:“是货币化安置让我心想事成!” 
安置小区 
棚改户在交易平台选房。 通讯员谭勇 摄 宜昌“棚改安置模式”在全国推广 记者从宜昌市房管局获悉,宜昌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以货币化安置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搭建棚改商品房安置的“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打通商品房、安置房和保障房的通道。2015年,宜昌商品房住房销售3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其中通过货币化安置“去库存”商品房6000余套,占到了去年全年商品房销量的三分之一。 2月2日,记者在位于宜昌市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的安置房源超市看到,尽管不是休息日,可是到这里来看安置房源的棚改户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称,宜昌对商品房转棚改安置房的筛选很严格:纳入房源库的商品房必须是已取得预售许可证且主体结构封顶的住房,交房时间不超过12个月;价格低于该商品房项目同时期实际成交均价;符合居民安置意愿,以中小户型为主;所在小区基础设施完备。目前,共有10余家房地产企业20多个项目近万套房源在网络交易平台成功上线,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棚改户线上线下选房。因为在平台选购商品房可优惠1万元,平台运行后已有6000余户棚改居民与开发企业签订购房协议。既服务了棚户居民,也激活了宜昌房地产市场。 宜昌市房管局副局长徐强介绍,宜昌依据棚改居民急需现房安置、房产企业急需去库存的实际,从2014年底开始调研,到2015年4月,宜昌市政府发文对筹集商品房用于棚户区改造安置做出规范,对商品房筹集方式、交易平台搭建程序、订购程序、监管机制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对进入交易平台房源库的房地产企业条件、房源条件作出了严格规定。“互联网+棚改”实现了线上浏览、线下交易,创新了棚改商品房安置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居民需求,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压力。去年年底,住建部和农发行总行在宜昌召开经验交流会,在全国推广“宜昌模式”。 货币化安置让棚改户房企都受益 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的华鹏梧桐邑是宜昌鑫鼎集团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受大环境影响,面临售房周期延长、回收成本慢等压力。由于宜昌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去年市区两级政府累计在梧桐邑订购400套房用于棚改安置,销售数量占到了梧桐邑项目总户数3800套的10%以上。 鑫鼎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尚红斌表示:“尽管将商品房销售给棚改户,售价均价比市场价要低1000元左右,但是减少了企业因销售周期长而增加的财务、物业管理投入,加快了企业成本回收速度,还解决了春节前部分项目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燃眉之急。可以说是促进了政府、企业、棚改居民三方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房地产市场与棚改的互利共赢。” 宏峰上上城是湖北宏峰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和梧桐邑不同的是,宜昌市区两级政府没有在该楼盘订购安置房,而是推荐棚改户利用棚改安置资金去该楼盘购买商品房。而该楼盘开发商在与政府的沟通协商后,针对棚改户提供特别的购房折扣和直减优惠,吸引项目周边的棚改户自行上门购房。 宏峰地产总经理李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上上城成交购买的棚改户有97套,已经登记准备购买的有150户。这些购房棚改户中,属于项目周边中南橡胶厂拆迁户的,比例高达78%。这也说明了居民习惯在熟悉的生活圈子里就近安置搬迁。这也是货币化安置给棚改户和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双向“福利”。 数据显示,2015宜昌完成房地产投资241亿元,同比增长24.3%。全市商品房住房销售3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2015年实行货币化安置18494套(户),位居全省前列。城区签订征收协议16276户,超过过去10年征收数量的总和。2015年,宜昌市城区商品住房供应2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2%。城区商品住房销售2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通过货币化安置“去库存”商品房6000余套,占全年商品住房销量的三分之一。城区商品房去化周期缩短为12个月。宜昌城区全年二手住房销售69.9万平方米7487套,同比增长43%,成交量大幅增长。徐强告诉记者,二手房源的90%以上来自于已经购买商品房的居民,间接推动了商品房“去库存”。 去年棚改户货币化安置率达80% “万万没有想到我不用加一分钱,就能从臭水沟旁的杂居小区搬入环境优美的商品房小区,人性化的拆迁安置真是让我们老百姓感到踏实暖心。”2日,宜昌安琪退休职工胡长茂、胥华夫妇一提到即将搬入的新家就兴奋不已。 胡长茂、胥华夫妇原本住在东山大道371号的一栋周边环境差的杂居商品房里。附近曾经有个养鸡场,没想到搬走后环境还是糟糕,污水四溢,垃圾四处可见,再加上房屋地势低洼,一到雨天还会积水。想搬迁、盼搬迁不是一两天了。 在棚户区改造中,胡长茂因为担心补偿过低、安置房太偏僻、生活设施不配套,最初一直心存抵触。后来征收办工作人员为他们算了一笔账:81.31平米的房子,选择货币化安置,按被征收房屋评估房价5400元/平方米给予补偿,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后,在评估价格基础上给予上浮20%奖励,加上临时安置补偿、装修、水电气初装等补偿费用,获得补偿59万多元。 经过反复算账和比较,胡长茂、胥华夫妇俩在去年11月5日签订征收补偿协议,9日交出钥匙,一个星期内补偿款到账。随后,胡长茂、胥华夫妇选购了旧房附近的房产项目“月星国际城”一处87平米的两居室商品房,每平方米优惠价5300元/平方米,加上折扣、税收优惠,连装修都不需要再掏腰包。这样,面积和旧房差不多,所需费用和综合补偿费用正好相抵。老两口只待今年6月乔迁新居。“我们两口子每天都到‘月星国际城’工地去看一看”。 据了解,近年来,宜昌通过提高货币化安置激励政策,不断加强政策引导,鼓励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除开实行货币补偿上浮20%奖励政策外,还实行最低面积补偿政策、最低面积过渡政策、最低时间过渡政策,货币化安置率达到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