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假期综合征”惹的祸
本网讯(记者 曹宇)开学意味着从此要跟舒服的懒觉、精彩的小说、丰富的电视节目、宽松的上网时间等众多“美事”挥手说再见了,迎接他们的将是没完没了的英语单词、数理化公式……开学一周了,你的孩子的心回到课堂上了吗?他能像放假前一样进入学习状态了吗?他能很开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开学之初,老师出了“收心术”,让孩子们迅速投入到学习中。
现象:
无精打采,都是“假期综合征”惹的祸
开学了,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迟到、课堂上打瞌睡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个别学生上课时总是不断打哈欠,显得无精打采,甚至还有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的。即使在听讲,有些学生也常常不能集中精神,坐在教室里“发呆”。
记者在某小学进行了调查,高低年级普遍存在还没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不够集中,沉浸在春节的趣事里,对老师上课发出的指令反应滞后。有的低年级学生课堂常规忘了,以前不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个寒假的积淀,坏习惯更严重了。比如家庭作业的完成,有个班反馈:所有作业没完成的1人,预习作业未写的3人,预习作业不过关的9人。还有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老师反映,这种情况在以往是不会有的。假期综合征突现严重。
“开学不适应的状态也属于正常情况,这是因为在假期里孩子身心各个方面都处于一个相对放松、懒散的状态,面临突然转变的紧张、快节奏的学习生活难免会有不适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彭丽蓉表示。在开学初期,首先要进行的是状态的调整,老师实施“收心术”。
对策:
早些调解,让孩子们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适当加压,回归学习状态
适当给自己“加压”。桃花岭小学朱新蓉老师建议学生可适当给自己些压力,反思一下上学期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看看哪里需要改进;同时制订新学期的计划,并付诸行动。这些压力能够把学习积极性更快调动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低年级老师给同学们背诵上课准备歌,让孩子们重温上课纪律,进入上课状态。
同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认识到开学了,要“甩掉”懒散的毛病,集中注意力好好学习。
调整生物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朱新蓉说,状态的调整首先要从作息起居上入手。很多学生都把假期当成睡懒觉、疯玩的“大好时机”,经常很晚才睡,人体生物钟被完全打乱了。开学后,猛然进入规律的作息时间,对早睡早起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老师常常在家长群里与家长做好沟通,建议家长进行督促与引导,让孩子在一周内改变作息时间,制定好作息规划,尽可能地遵照学校日常作息安排,让孩子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此外,彭丽蓉还建议不要一开始就将弦绷得太紧。晚上学习时间不要太晚,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制订新学期计划,进入学习状态
对于及早“收心”“备战”新学期新任务来说,最好的方法是积极制订新学期计划。因此,彭丽蓉表示,家长要多鼓励、倾听孩子对新学期做出的计划,并与孩子共同讨论,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尤其对于个别较为内向的孩子,更要加强沟通交流。家长要与孩子经常沟通,根据孩子的意愿引导孩子的爱好与兴趣,鼓励他与学生老师多交流,让他在愉悦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
调整饮食结构,清爽进入学习状态
合理饮食也是学生“收心”的一项法宝。新学期正处于“春困期”。彭丽蓉建议家长适度调整孩子饮食,让孩子在生理上很快适应季节变化。
她说,春节期间,饮食上易暴饮暴食,加上假期进餐不规律、零食无节制、饮料随意喝,极易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下降。
因此,彭丽蓉建议在开学初期家长们在保证孩子摄足营养的前提下,最好让孩子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多吃粗粮、蔬菜、水果,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进行体内垃圾排毒,增强抵抗力,清清爽爽地进入学习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