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我国油菜根肿病防控突破世界难题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03-03 08:56:0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市农科院参与研究 通过中科院专家组鉴定

  本网讯(记者曹阳、通讯员方素珍)3月2日,记者从市农科院获悉,由华中农业大学主持、该院参与选育的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ZHE-226”,成功通过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专家组鉴定,标志着我国油菜抗根肿病育种取得关键性突破。

  湖北省农业厅日前组织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植保总站等全国各地的专家来到枝江市马家店镇中桥村,对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ZHE-226”田间抗病性进行了现场鉴定,确认该品种对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根肿病表现为免疫抗性。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抗性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创新与选育,为我国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抗病选育提供了有效资源,对抵御当前我国根肿病发展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据宜昌市农科院傅廷栋院士工作站工作人员介绍,根肿病是一种专性寄生于芸薹属作物的顽固性土传病害,每年造成全世界包括油菜在内的芸薹属作物损失30%左右,其防控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我国由于化肥施用、土壤酸化和机械跨区作业影响,根肿病扩散蔓延迅速,对油菜和芸薹属蔬菜造成巨大的威胁,其中油菜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和经济有效的防治技术,重病区产量损失高达65%。

  中桥村是油菜根肿病重灾区,油菜田根肿病发病率超过90%。去年秋播,市农科院在该村开展油菜根肿病抗病品种生产试验和示范工作,共种植了5亩“ZHE-226”。27日当天,专家组随机抽取了800多株油菜进行检验,结果“ZHE-226”表现出免疫抗性,发病率为零,而感病对照品种发病率高达99.76%。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家傅廷栋院士被誉为‘杂交油菜之父’。”市农科院工作人员程雨贵介绍,面对的潜在威胁,市农科院早在2008年便与傅廷栋院士及团队合作开展根肿病的防控技术研究。2013年两家联手成立了“宜昌市农科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始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武汉、宜昌、沈阳等多地开展抗病育种,短期内培育出免疫性抗病材料。

  “下一阶段,市农科院将着重开展抗病品种的繁殖、推广。”程雨贵说,应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方法。例如:一亩油菜地采用抗病品种只需花费30至50元种子费用,而购买防治根肿病的进口化学农药,则需花费150元至200元。在根肿病病区,农民采用抗病油菜品种,每亩可节省防治成本150元以上。

    相关链接

  为了百姓“油罐子”

  油菜一直是湖北优势油料作物,全省种植面积达1800多万亩。而2015年秋播江汉平原地区油菜下滑较厉害,一个原因是价格下跌,另一个原因是根肿病造成的减产。

  程雨贵,市农科所一位“60后”技术人员,也是该项目参与者,她在研究报告提到:枝江市马家店镇中桥村是老油菜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用的是中油821品种,油菜亩产250公斤,是全国的高产典范;二十世纪初,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菜亩产200公斤以上;但是到了今天,这里几乎全是空田,老百姓的油菜种不下去了,主要原因是因为根肿病。

  由此可见,攻克“根肿病”,对湖北突破油料产业发展“瓶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人多地少的中国,靠什么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藏粮于技”战略。攻克“根肿病”也是实践党中央这一战略的完美体现。

  宜昌,从来就不乏脚踏实地的基层农科人员,从“棉花奶奶”李文英,到市农科院从事该项目选育、试验、示范的科研团队,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保住了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