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如何留住这幅美景,牵动代表、委员们的心。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湖北省委主委江利平建议,将清江流域发展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统筹推进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一艘快艇从清江驶过。本报记者朱敏 摄
清江是长江一级支流,也是长江水系航道网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地跨湖北恩施州的利川、咸丰、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及宜昌市境内的五峰、长阳、宜都等10个县(市)。
通过调研,江利平委员认为,由于梯级开发及支流水坝造成阻隔,清江库区水流变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时流域经济不发达,治理水平落后,流域内工业、农业面源、水产养殖和旅游污染日趋加剧,使得清江水质总体下滑,局部恶化,水环境受到较大威胁。数据分析证明,影响清江宜昌段水生态的原因既有上游累计问题,也有本河段自身问题。“清江流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宝库,也是湖北省精准脱贫的主要战场。”江利平委员说,虽然目前清江流域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状况较好,但流域生态及水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且流域属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科学有效保护清江关乎长江生态安全,关乎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政治意义。
为此,他建议将清江流域绿色发展纳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同时,将清江生态保护及水污染防治纳入新一轮《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国家层面规划,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国家层面加大清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本报记者张元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