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市旅游执法部门提醒:“群旅游”猫腻和事故多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6-03-11 09:42:49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讯(记者朱延筠)昨日上午,市旅游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杜红星等一行3人做客本报全媒体维权互动活动,为市民解疑答惑。短短1个小时,数十位市民打进本报6233333维权热线,就关心的旅游话题咨询或投诉。

“去年加入了一个‘三峡玩耍’的微信群,里面不定期有人组织到宜昌周边玩。去年11月,我跟他们到三把刀爬山,当时每个人交了150块钱的报名费。后来我在山上把脚崴了,一个姓胡的组织者看了下就说没事,要我们继续爬,后来回来脚踝全肿了,去诊所看花了几百块钱。我找胡要求赔医药费,他也不赔。”市民余先生在电话中讲述了其不愉快的出游经历。

“这个群旅游说白了就是结伴旅游,比如大家一块去玩,商量需要多少钱然后大家AA制,看着很划算,其实有很多隐患,而且出了问题往往投诉无门。”杜红星告诉余先生,这种群友自发组织的出游属于个人达成的约定,在旅游执法部门监管范围外。

“很多QQ群、微信群中所谓的‘领队’其实就是普通的旅游爱好者,没有经过专业的野外生存知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像余先生这样受伤的情况,领队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且出游前不会和您签订合同,一旦受伤了也很难要求索赔。”杜红星建议余先生今后选择正规的旅行社出游,目前我市各大旅行社也推出了宜昌周边的自驾、跟团线路,比如宜都草莓采摘、枝江赏桃花等,如果余先生对宜昌周边游感兴趣,不妨咨询旅行社。通过与旅行社签订正式合同,出游更有保障。

“去年9月份,在一个‘宜昌户外开心玩’的QQ群里报名了宜都古潮音洞一日游,开始领队就说有30多个人一起去,坐大巴。后来到夷陵广场集合才发现根本不是大巴,就是一个7座的面包车,而且超载了,坐了9个人。”市民高先生也通过维权热线讲述了在QQ群中组织者多收费的问题。“当初每人交了180元的报名费,含交通、餐饮和门票。”高先生认为,既然大巴车换成面包车,也应减少费用。“然而领队说大巴车没借到,换的面包车,完全没退钱的意思。”

“这种由QQ群组织出游的行为存在很多猫腻。”杜红星提醒高先生:“很多群在组织出游时,以AA制的形式把费用分解为车费、门票、餐费等,成员分担费用,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偷梁换柱的情况很多,而且当旅游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组织者其实是可以在吃、住、行、门票等方面拿到优惠价的,这时候组织者利润就很可观。”杜红星提醒,由于组织者只有口头约定“大巴车”,即使后面换成“面包车”也难拿出有效证据。“发现有无营运资质车辆从事旅游客运,可向运管部门举报。”

此外,还有市民咨询年卡使用范围、如何办理等,更有热心市民对宜昌景区、旅游发展提出建议。市旅游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对市民来电一一进行了记录,并当场解答回复。

“群旅游”三大弊端你可清楚

本报讯(记者朱延筠)短短1小时内,“群旅游”成了本报315热线咨询的热门词。记者了解到,这种自由组织的群旅游或微信群旅游,不仅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一些中老年人也纷纷加入。不少群友觉得划算方便,然而亲身体验后才知道,群旅游里面有猫腻、陷阱多,遭遇消费问题投诉无门。

“群旅游”究竟有哪些弊端,记者也请市旅游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进行了剖析。

领队无资质,合同未签订

“群旅游”的领队一般都是旅游爱好者,没有经过专业的野外生存知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而且出游前一般是口头召集,不会和参与者签订协议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出现安全或服务质量方面问题,领队常会解释为自由选择的结伴出游,不承担任何责任。另外,正规旅行社按照《旅游法》的要求,都投保有旅行社责任险,用以由于旅行社原因出现的责任事故时,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可“群旅游”没有此项保险,一旦发生事故,赔偿就无从谈起。

监督有死角,安全无保障

“群”这类旅游组织者具有无形性,他们既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也未在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监管难度大。即便发生损害事故和投诉,管理部门也无从收集证据,为旅游者维权困难。“群旅游”属于个人达成的约定,因为缺乏监管,所以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常有夜间行车等危及游客安全的行为发生。

追责无依据,游客难维权

QQ、微信群的付款方式,有些通过现金支付,也有些通过银行转账,没有发票、保险,也不签合同,发起人只是一个网名,人都很难找到。如果出现纠纷或损害事故,出游者很难举证维权。而且,这种情况给执法部门取证也造成很大困难;参与的网友也事不关己,不配合提供证据,导致游客遭遇侵权后无法合理维权。

如何避免“群旅游”陷阱

防范风险签订旅游合同

本报讯(记者朱延筠)据杜红星介绍,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湖北省旅游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俱乐部、车友会、网络旅游经营者以及其他召集旅游者的单位和个人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

市旅游综合执法支队提醒市民,谨慎选择“户外群”出游,出外旅游请务必选择有资质的正规旅行社,拒绝个人或无资质单位提供的旅游服务。在选择群组织上要慎重,学会分辨各种形式的“黑”俱乐部,警惕组织者以“廉价”为诱饵欺骗参与者。其次,要做好风险防范,与组织者签订旅游合同,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注意出游安全,出游前认真学习相关旅游安全常识,旅行过程中不要脱离组织,并掌握相关的户外生存和急救技巧。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