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城区某公墓内市民正在为亲人扫墓。记者注意到,今年公墓内基本听不到鞭炮声,但扫墓时仍有大量市民在坟头插上不易降解的大青小青。
本网讯(记者肖敏、通讯员孙龙裕)清明节即将到来,记者昨日获悉,市政府近日发文通告,宜昌城区范围内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包括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宜昌高新区及夷陵区所辖小溪塔街道、夷陵经济开发区、东城试验区全域。大力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缅怀故人,更加注重精神传承。
据介绍,不易降解祭祀用品指的是不易降解的塑料、布料、纸张、锡箔纸等材料制成的祭祀用品。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应带头执行。对违反规定、阻碍执法机关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理或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违反本通告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劝阻或举报。举报电话:夷陵区7839705,西陵区 6918321,伍家岗区6356281,点军区6672232,猇亭区6512557,宜昌高新区6331320。
清明节携绿而来,扫墓是代代相传的民族习俗,但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塑料祭祀品满山飘扬等,不仅让青山绿水“不清不明”,还会导致污染环境、引发山火,其实敬献鲜花、栽种植物、网上祭扫等都能告慰和缅怀先人,应当成为市民绿色生活方式的自觉选择。
市殡葬管理所引导市民文明祭祀 免费用鲜花换您手中绢花塑料花
“我送您一束鲜花,您把手里的绢花给我。”昨日上午,市殡葬管理所窑湾公墓迎来了2016年清明节第一个祭祀高峰,为引导市民绿色祭祀、文明祭祀,市殡葬管理所准备了大量鲜花,安排工作人员免费换取前往祭祀的市民手中所持的绢花及塑料花,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大量市民自觉放弃手中的塑料花、绢花,选购鲜花祭祀,并主动减少燃烧纸钱和供奉塑料祭祀品行为。
记者了解到,近两日来,市殡葬管理所已为300多名前往祭祀的市民免费提供了近万元的鲜花,引导市民通过敬献鲜花、种植绿化、踏青遥祭、网络祭扫等文明健康的方式来缅怀故人。该所窑湾公墓也是提前做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全员双休日坚守岗位,劝导并禁止市民使用不易降解用品祭祀,引导熙熙攘攘的扫墓群众安全有序开展祭祀活动。为引导群众革除丧葬陋俗,倡导文明祭祀新风,窑湾公墓在墓区醒目位置专门悬挂条幅标语,向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单300多份,传播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新风尚,得到了逝者亲属的积极回应。
前往祭扫的市民应积极主动选用鲜花或绿色植物,代替不易降解的祭祀用品,文明绿色祭祀。(肖敏、陈爱华)
不易降解祭祀用品不得带入墓区
窑湾公墓全面清理
塑料祭祀用品
为净化美化城市环境,保持墓区庄严肃穆,3月11日,市殡葬管理所对窑湾公墓区悬挂和摆放祭祀品进行了一次大清除,维护墓区绿色、文明、平安、和谐的清明氛围。
该所所长陈俊介绍,为了进一步推进绿色殡葬,严格墓区管理,清除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从今年开始,塑料和其他不易降解的祭祀品(如塑料、布料、纸张、锡箔纸等材料制品)不得带入墓区,凡带入的,祭祀结束后要带出墓区集中销毁。因此窑湾公墓提醒即将前往扫墓的市民,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采用鞠躬、敬献鲜花、植树浇水、擦碑扫墓等文明、节俭、环保、健康的祭祀方式,全面营造文明祭祀新风尚。(肖敏、黄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