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蕾)“在地下车库和夜晚独行容易发生性侵害“,“发生性侵害后不要马上洗澡”……这些羞答答却又不得不说的话题,首次进入了宜昌初中女生的课堂。宜昌市八中教师马英设计的“女童安全自护教育”课,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已有300多名初中女生上了这堂课。
3月11日下午,来自全市各所初中的德育教师齐聚市八中,观摩了马英的课堂。面对40多名初二女生,马英讲解了性侵害的主要形式、遭遇性侵害如何自卫、发生性侵害后该怎么办等内容,还播放了视频,教女生简单的自卫术。
一位女生告诉记者,以前只在新闻中听说过“性侵害”这个词,没想到老师会上这节课,确实有些害羞,但这些知识很实用,能让她更好的保护自己。
市八中校长王拥军告诉记者,去年,湖北省妇联推出了“公益木兰”系列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市妇联、市教育局决定从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在各县市区初中学校开展“花开无声·春有痕”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宜昌市八中作为试点学校,率先启动。
得知这一消息后,该校812班班主任马英决定试一试。她从众多的选题中,挑出了从未涉及过的敏感话题“性侵害”,“我在秭归、城区等多所学校工作过,接触过遭遇性侵害的女生,认为这个话题虽然是隐私,但对女生来说太重要了,就决定设计这节课”,马英告诉记者,她搜集资料、与女生谈心、找国内知名心理专家请教,备课就花了20多天。
第一次是在她自己的班上上的,“整节课女生们听得都很认真,一些学生课后还说,‘老师,我没想到你会讲这些。”目前,全校13个班的女生已经听过这节课。
“公益木兰”项目中标单位——宜昌市三峡旅游职业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做过调查,不少学校虽然开设有女生健康教育课,但多数内容都是生理卫生知识,女童安全自护教育不成体系。希望在市八中试点的基础上,最终编写出相关教材,让每名女童、女生都学习这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