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长阳鸭子口乡村民自建“留守儿童之家”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   2016-03-23 10:05:24 作者:   选择字号:大

 8年接收百名孩子

  3月21日上午10点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厚浪沱村“李妈妈留守儿童之家”的负责人李艳丽刚刚从药房买药回来。前一段时间持续阴雨,不少孩子得了感冒,每天监督他们吃药、带他们打针,把李艳丽忙得焦头烂额,嘴巴四周起了几个火泡。但她全然顾不上自己,只希望孩子们能够早点痊愈。

  开学快一个月,李艳丽几乎没有片刻闲下来的工夫。50多个孩子的吃穿住用,每一件事她都亲自过问。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12点,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这样的生活,她已经坚持了整整8个年头。

  “我无所谓,这些小毛病根本不算个事,孩子们好比什么都强。”李艳丽说:“人家家长把孩子送过来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对于李艳丽来说,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的机会纯属偶然。李艳丽是村里的小学教师,起初,家里只是寄养了几名亲戚和朋友的孩子,后来,留守儿童越聚越多,这让她产生了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的想法。

  近两年来,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鸭子口乡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每年外出人员超过7000人,占中青年总人数的七成以上。产生了留守儿童近400人,其中在校生328人,入园60人。留守儿童占农村学生的一半以上。他们渴望留在父母身边,渴望得到家庭的关爱。但在现实面前,孩子们的愿望却难以实现。

  创建之初,李艳丽首先遇到的是资金上的困难。为此,她和丈夫变卖了房子,又向亲戚和银行借了好几十万块钱,共筹资80万元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寄宿式的“李妈妈留守儿童之家”。

  “李妈妈留守儿童之家”成立后,李艳丽有操不完的心。为了照顾这些孩子,她每天吃住在这里。早上,她负责把孩子们送到学校,放学再接回来。夜里,她至少查房三次,看看孩子有没有蹬被子,衣服、书包有无需要缝补的地方,还要留意孩子是否生病。

  在所有的孩子眼里,李艳丽就是大家的“代理妈妈”。目前,限于“留守儿童之家”的规模限制,仅接受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于年纪特别小的孩子,李艳丽要承担起母亲的责任,教他们洗脸、洗脚、刷牙,晚上还会带着睡觉。

  然而,李艳丽并不满足于管理孩子们基本的衣食住行。“每个孩子我都当成自己亲生的一样,管吃管住之外,教育也非常重要。” 李艳丽说。

  李艳丽说,由于生活上长期无人照应,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上缺乏疏导的现象,一些孩子孤僻任性、逆反心强、厌学逃学。为此,每一个孩子她都建立了一份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等。

  留守儿童小杰(化名)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外公、外婆。然而,两位老人日常除了照顾4个孙子、孙女,还要拾掇地里的庄稼,实在力不从心。“我和老伴都不识字,孩子跟着我,作业从来不做。”老人感叹:“孩子在这里有人照顾,还有老师辅导作业,我们放心。全靠老师们关心照顾,孩子明显懂事多了。”

  这些年,李艳丽先后接收了约400余名留守儿童。“李妈妈留守儿童之家”也扩大到200平方米的规模,对李艳丽来说,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让她由衷地感到欣慰。

  记者 林潇 通讯员 吴晓东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