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肖敏)清明祭扫,延续传统习俗,使用祭祀品不可避免,但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品后,可以用哪种祭祀品呢?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扫墓市民发现,市民虽然广泛认同“绿色祭扫”,但对如何祭祀、使用什么样的祭祀品却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记者在金东山市场采访部分祭祀品批发商铺得知,不易降解的祭祀品大多是从天津等地进货,部分纸花是本地人手工制作。一位商铺老板告诉记者:“不易降解的估计明年是不能卖了,但目前也不清楚有没有可以降解的祭祀品代替。”一位批发店主也说:“要我们改卖鲜花很不现实,鲜花储藏、运输都需要投入很大成本,而我们这个批发位置也不可能从事鲜花批发。”一位正在金东山市场进货的点军桥边商贩对记者说:“希望通过你们媒体呼吁,尽快找到更多替代品,比如可降解材料做的祭祀品,既能满足老百姓传统祭祀的需要,又不会污染环境,我们也都会大力支持。”
昨日上午,记者在城区隆康路一处祭祀品商店看到,大量市民购买不易降解祭祀品,一位正在选购祭祀品的市民说:“我也想过买鲜花,可鲜花价格水涨船高,再说光菊花一种,包装纸也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纸,还有那个花泥也不知道是不是环保。”记者走访城区几家花卉市场发现,也有部分市民在花卉市场选购心仪的盆栽前往祭祀。
“与其花百元买几束菊花,还不如买两个盆栽,天天鲜花盛开。”一位选购绿色植物的男市民说,他从不买那些清明吊,都是选绿色植物或几枝鲜花。 |